台州市路桥区特产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我国捕捞大黄鱼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 大黄鱼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云:“大黄鱼,开胃益气,治暴下痢。” 大黄鱼是东海渔场的优良鱼种,不仅“其色如金、体态优美”,而且“肉厚骨少,味松而嫩”,故而《吴郡志》中说它是“唯出海中,其味绝珍”。 大黄鱼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并有许多趣闻、掌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例如,明穆宗年间,以东海大黄鱼为原料的糟熘鱼片曾名扬京师,为明朝皇帝朱载垕所宠爱。 东海大黄鱼已渗透到海岛人的生产、生活、礼仪、节庆、游艺、信仰等各个层面中,如在婚俗礼仪中,海岛人定亲,均要送一对大黄鱼作为吉祥食品。

路桥枇杷

路桥枇杷在宋朝就有栽培,宋嘉定《赤城志》载:“枇杷 叶阴密,不凋,冬花夏实。”《土物小识》记“枇杷,叶婆娑,冬开折花,来春结实,味甘美。……出安溶”。《民国志稿》载:“本县上山童一带盛产枇杷”。1934年《浙江实业志》载,“黄岩枇杷年产量9600担,仅次于余杭,居全省第二”。1984年,以黄岩县(路桥区)枇杷为原料的糖水枇杷罐头还获巴格达国际博览会优质奖和国家经贸部荣誉奖。路桥区1994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6年,路桥区桐屿街道被农业部等有关单位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1999年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枇杷之乡”。路桥枇杷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