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鼓词是浙江第二大曲种,源于明末清初,属于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温州鼓词咬字吐音以瑞安城关方言为标准音,又称瑞安鼓词。温州鼓词可分为大词和平词。大词,又称经词,在庙宇中演唱,形式颇似祭祀仪式。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

瓯塑由堆漆工艺演变而成。清末民初为谢新宝始创,后经谢香如改进,成为成熟的工艺。始称“油坭塑”,1959年定名为瓯塑。 主要工艺特点是以白陶土合熟桐油并调入矿物质颜料为材质,综合运用了浮雕工艺的“纳光纳阴”法和堆塑工艺的砑蹄法、骨挑法、刀具法...

瓯绣即温州刺绣,因温州古称“东瓯”而得名。由唐代“锦衣绣”发展而来。北宋时已有规模生产,清宣统二年,经林森改进工艺,从绣制官衣、锦服、戏装、佛蟒等日用品演变为欣赏型工艺美术品。工艺和作品具有构图精炼、针法严谨而灵活多变,绣理分明、针脚齐整、...

苍南夹缬是一种以雕刻着精美对称图案的木质夹板为工具,以民间土纺棉布为主要布料,以蓝草炼取靛青为染料的民间防染工艺,堪称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工艺涵盖夹缬印染、发靛和花版雕刻等传统工艺技术,印染制品蓝底白花,图案取材花鸟虫鱼等,蕴含着当地...

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目前主要分布在柳市、北白象等乡镇。乐清细纹刻纸反映出浙南沿海和瓯江流域的民俗,是古代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乐清细纹刻纸以刻代剪,选材以传统题材...

乐清黄杨木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被誉为华东一枝花。其制作在元、明时期已初露端倪,清初开始影响逐渐深远,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乐清黄杨木雕属于小型圆雕艺术,它以珍贵的黄杨木为材质,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形态稳重,色泽鲜润光亮,雕刻以后...

永嘉昆剧又称温州昆剧,是流行在以浙江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属于昆剧流派之一。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 永昆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

矾塑,为造型艺术,将工艺美术与明矾炼制技术有机地结合于一体,是苍南一项世界独一无二的民间工艺。二十世纪20年代初,由矾窑结晶工刘肇宝发明。用数条铜丝及有色纱线扎出花木虫鱼、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山水风光等造型,再将模型放入生产明矾的结晶池,自...

乐清龙档是乐清西乡传统的民间灯彩游艺活动,据传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乐清龙档全长20-40米,制作一条完整的龙档需900多个工作日。乐清龙档整条龙身由档头、档尾、档背及挡板组成,其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洞头贝雕以各种贝壳为原料,在贝串的基础上,把多个贝壳打磨、镶嵌、组合,制作成日用品、雕塑工艺摆件或山水花鸟、人物博古等贝雕画屏。这些贝雕工艺品造型别致、色泽自然、海洋韵味浓郁、呈显出贝壳的天然虹彩,是一种独具海洋特色的工艺品。...

平阳太平钿剪纸与民俗紧密相连,旧时凡逢年过节等喜庆活动,常用相应的太平钿剪纸装扮屋内的门窗和墙壁,并摆放在各式瓜果点心上,点缀喜庆和图吉祥。平阳太平钿剪纸历史悠久:用小纸片捻成针状,作为“钉书针”来装订红纸,该装订方法沿袭至今为“剪纸艺术是...

温州米塑,是以糯米,粳米等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团状后,和以各种色素,并以揉、捏、掐、刻、扮等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花卉、水果、水族、虫鸟等形象,它的工艺细腻精致,造型逼真生动。它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无论是喜庆年节或迎神赛会、正月滚龙、盖房上...

绸塑以绸制服饰,装扮泥塑或木雕、石膏塑的人物,是集雕塑、纸扎、脸谱、剪纸、彩绘于一身的综合性民间美术。据对温州出土的北宋彩塑剖析,绸塑有受彩塑影响的痕迹。...

竹丝镶嵌是温州传统工艺美术品,其制作工艺是采用新鲜毛竹劈拉成丝,锯切长短篾,用特殊手法拼搭成“方胜”纹样作底板,然后将白桃木锯成花鸟、人物等图形镶嵌在竹丝平面,再施以浮雕技艺而形成的美术作品。...

蒲城“拔五更”是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抗倭古城——蒲壮所城的一项大型迎春民俗活动,也是以民间信仰海神“晏公”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开始,一直闹至正月十八,演绎了还杠还红、游巷、拔天申、闹花灯、抬阁、游四门、拔五更、抢杠、等三...

拦街福,亦称“平安福”。是汉族一种祭祀风俗。旧时,流行于温州地区,为春季祀求幸福之祭,始于清。拦街福属于复合性民俗。起初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人们拦街设祭,祈求天神消灾、祛邪、赐福;以后借娱神之名,行娱人之实,逐步发展了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后...

又名东瓯王汤和节,是龙湾民间纪念明朝汤和的群体性祭祀活动,原称“七月十五汤和庙会”。明初,汤和奉命在东南沿海修筑宁村所等59座卫所城堡抗倭。宁村抗倭战士后裔为追思汤和、缅怀祖辈,建庙立祀,并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举行“汤和出巡”、“追悼倭难...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系以对环境及结构力学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构筑成稳固拱架桥梁的技艺体系。木拱廊桥以其独特编木结构,科学地解决受力问题,历经千年风雨保存至今。设计上既考虑功能之...

乐清首饰龙起源于乐清沿海人民元宵节祈福用的龙船,已有400多年历史。首饰龙的制作工艺复杂,是一种综合手工技艺的展示,一般需半年时间才能完成。一般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间“龙身”上有5-7层楼阁。外部以细纹刻纸装饰,...

平阳头发吊灯制作技艺又称“福头灯”或“子嗣灯”,在马必重一家已传承5代。灯高1.6米,直径1.2米,为八角亭台结构,分上、中、下三层,用竹篾、络麻杆、芦苇和彩纸扎制而成。艺术价值在于穿头发丝上:选用百余根头发丝贯穿整盏灯,牵引人物、动物造型...

牛筋琴,又称唱词琴,誉称天下第一琴,是温州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清光绪年间由平阳著名鼓词艺人陈昌牌研制。鼓词艺人不断提高和完善牛筋琴艺术表现形式,现所使用的牛筋琴为扁长方形,琴长62厘米、宽32厘米、厚3.8厘米。采用纯手工制作,包括琴弦制作...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是用传统手工艺生产以竹子为原料的日常生活用纸。造纸经过腌刷、捣刷、捞纸、晒纸等17道工序,其中一些流程与《天工开物》相吻合,手工操作贯穿生产全过程,比较完整地保存、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可谓是中国古法造纸的“活...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木活字印刷术分为刻字、检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二十道工序,完整再现了古代活...

泰顺药发木偶戏是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曲形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药发木偶戏的表演形式有两种,即盘式和“树”式。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其表演...

刘伯温传说是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内容,经历代人民群众口耳相传,集体创作而形成的民间文学作品群。最早见于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明朝中后期文人笔记更是多有记录。20世纪80年代,在民间文学集成普查中,刘伯温传说得以较系统全面搜...

温州莲花是浙南民间曲艺形式之一。流传于浙南地区的温州市辖区及台州、丽水等部分地区。温州莲湖经过长期演变,在清代后期基本形成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的曲艺形式。它以温州方言说唱,唱词以七言为主,也用十言、五言,一般以双句押韵。其使用曲调以基本曲调“...

渔鼓又称“蓬鼓”,闽南方言称之为“嘭鼓”,是平阳民间传统曲艺的一种,距今4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完善,逐渐吸收平阳木偶戏和南戏等戏曲艺术,浙南风格浓郁。渔鼓为单人说唱艺术,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分“门头唱”和“堂唱”两种表现形式。门头...

渔鼓,又称“蓬鼓”、“嘭嘭鼓”,与温州莲花共祖非同宗。明清时期自闽南传入,广泛流传于平阳、苍南及洞头等县的闽南方言区。一般由一人单独说唱,伴奏乐器只用一鼓一拍。艺人演唱时采用端坐姿势,左手握着一对竹片打节拍以助气氛,右手有节奏地拍打着鼓端的...

温州莲花是浙江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流传于浙南地区的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及台州的部分地区...

泰顺提线木偶戏于南宋自杭州传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浙北及泉州两大派系艺术特色,在头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饰装扮等方面均独具一格。清代泰顺提线木偶戏的技艺与规模都达到了顶盛。木偶戏的题材十分丰富,有传统剧、现代戏与儿童剧,演出风格多样,...

平阳单档布袋戏又称“掌上戏”,布袋木偶无下身,演员将布袋木偶套进手掌,用食指、拇指和中指分别伸进木偶颈端和左右手衣袖内操作表演。双手操作木偶同时,艺人双脚踏踩跳板敲打大锣、小锣等乐器以作伴奏,有时还腾出一只手敲鼓、梆等。平阳单档布袋戏唱、做...

瓯剧原称温州乱弹,由“秦腔”与“吹腔”传入温州而逐步形成富有温州地域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代同治至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演出范围跨浙江温州所属各县及台州、处州和江西上饶、闽东北等区域。1959年正式定命“瓯剧”。表演以唱乱弹腔为...

单档布袋戏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明清时期,从闽南传入浙闽交界的苍南地区,因传承世系、表演手法和唱腔的不同分为了灵溪派和五凤派两大流派。在苍南则完整地保存着其原生态的艺术形态。表演时,一人坐一肩挑的戏楼内仅,由他操纵多个戏偶,兼敲打乐器伴奏,...

平阳木偶戏包括提线、布袋、杖头、人偶等四种类型,既可以各自单独表演,又可以综合利用。平阳木偶艺人首创四种木偶类型融为一体同台演出,这在全国都是个典型。清末民初,平阳民间竟有100多个木偶戏班社分布于各乡间和村落,影响较大的有乐声社傀儡公班、...

南戏发祥于温州,宋元时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后传到杭州及江西、福建、江苏、安徽、广东、北京等地。明代形成四大声腔之后,后余姚腔发展成为调腔等,海盐腔为昆山腔所吸收,昆山腔发展成昆剧,弋阳腔衍变为各地高腔。...

藤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要道具的古代练兵舞,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战争中,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发明。由于藤牌兵在抗倭战争中功绩卓著,百姓很喜欢看藤牌兵操练,于是瑞安人把练兵中讨人喜欢的情节组成藤牌阵,在清明庙会时表演,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表达去邪保太平...

拼字龙灯是独特的群众体育活动形式,以竹木为骨、裹布为皮,由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珠等组成,龙头、龙尾与龙身分开。由“打盘丝”、“上游龙、下游龙”、“龙出洞、龙归洞”三大部分组成,外形上威风凛凛,舞蹈时奋发刚健。龙灯可巧妙拼出吉祥字形,别开生面...

 《贝壳舞》在洞头有200多年历史,是以贝壳为道具的舞蹈。渔民根据大海里的贝壳,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拟人化地赋予新的生命.每逢正月十五,人们背起自制的贝壳,参加民俗踩街活动。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相传、提炼,在张合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动作、队...

定位是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古老婚俗中的一种仪式。据传,当年光武帝刘秀逃难至楠溪,为一浣纱的村姑所救。后来,刘秀即位认村姑为御妹,并赐其出嫁礼仪与皇室一样。于是,永嘉楠溪流域结婚礼仪中开始有了“定位”。其表演分开门、见礼、掀帘、铺地毯、打壁灯、掸...

苍南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专为婚丧及其他喜庆吉日吹奏的民间乐队组织,俗称“吹打”或“吹打班”。苍南吹打,主要为吹奏和打击乐器。“吹”以笛子和唢呐为主,“打”以锣、鼓、钹为主,辅以大胡、板胡、二胡等弦乐器,其演奏一般可分为“坐乐”与“行乐”两种。现...

《龙头龙尾》是流行在洞头区的一首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它在民间风俗生活中婚丧兼用至今。100多年前,民间艺人从福建带来南昆调,以此为基础,经过几代人演奏、提炼、加工成优秀的器乐曲。全曲由《水波浪》《龙头》《龙尾》《状元游》联缀而成,演奏起来热...

吹打,又名集锦头通是昆曲曲段连串起来并配以丝竹和打击乐器进行吹拉弹唱的一种民间乐曲,发祥地在平阳,流行于温州市区、泰顺等地。演戏前常要打头通,俗称“闹场”。头通一敲,观众便从四面八方赶来。以笛子为主奏,配以板胡、二胡、三弦等弹拨乐器,鼓板、...

平阳卖技是一种游春喜乐活动,集中在除夕至正月初五的夜晚。艺人俗称“技郎”或“卖技先生”,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方言押韵,无白口,不用乐器伴奏。唱本俗称“卖技书儿”,民众相互传抄。技郎手提灯笼走村串户表演“门头唱”、“...

张璁(1475—1539年),号罗峰,龙湾区历明代改革家,官至明嘉靖朝内阁首辅,俗称“张阁老”。民间留有很多的轶闻、掌故,流传在八百里瓯江流域,扩到黄岩、台州、平阳、苍南,四百余年来口耳相传,成为温州民间口头文学库藏中的瑰宝。张阁老故事具有...

《高机与吴三春传说》讲述了明嘉靖年间,苍南织绸高手高机与龙泉县吴员外的独生女吴三春坚贞不移、曲折生动、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被称为“浙南的梁祝”。400多年来,先以山歌、道情、花鼓、渔鼓、鼓词、参龙等说唱形式在苍南流传,后扩散到整个浙南及周边...

玻璃银光刻形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其工艺流程为涂蜡、刻线、腐蚀、镀银、着色等,整个制作工艺较为繁琐。  玻璃银光刻是在镜中作字画,因线条均为银色,故称“玻璃银光刻”。表现题材广泛,以传统人物、花鸟为主,线条细腻柔和,色彩艳丽,永不褪色。传承...

俗称“挑花”,早在明代,已在民间流行,是浙江省抽纱刺绣制品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主产于温州。挑花是手工制作,要求落针点要准确,力度均匀,针法平整流畅,布的背面要求针脚线列成一列整齐的平行线。以十字形针法显示其特点,利用棉布经纬原理,以纱支交...

彩石镶嵌起源于清光绪八年,利用叶蜡石的天然色彩,以浮雕的创作手法进行雕刻,而后将之镶嵌在木制品上完成工艺。题材上大都表现人物、花鸟、走兽等,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由于彩石镶嵌技艺精湛,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深受大家喜爱,产品远销东南亚和...

300多年前从迁移到洞头列岛的渔民们长年累月在海上作业,生活单调,空闲时间便讲“闲谈”、笑话来打发时间。天南地北、神仙鬼怪什么有趣讲什么,最初的海洋动物故事,便是在船舱、补网场、酒肆里产生的。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内容丰富,如《鱼为什么没有脚》、...

夹缬是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蓝夹缬技艺可上溯至秦汉,现为浙南地区独有,曾长期而又普遍地流传于温州市各县(市、区),至今完整保留不多,瑞安尤以花版雕刻、靛青染料炼制技艺见长。其原理是将两块刻有纹样且能互相吻合的型版夹住...

蓝夹缬是古代夹缬的一种,蓝色印染的一种棉织物品,曾是浙南地区民间最普遍的日常用品。蓝夹缬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气息,被誉为“蓝花布上的昆曲”,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蓝夹缬程序繁多,主要分为制靛、制作雕版和印染三步。乐清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城北...

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浙江和华东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其最主要的乐器牛筋琴独一无二。始于明代,由横阳(即今平阳)的里巷歌谣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戏曲鼓乐衣钵及吸收民间曲调而发展起来。温州鼓词分大词和平词两种。温州鼓词有...

永嘉乱弹又称温州乱弹,是中国浙江传统戏曲中的一大剧种。温州乱弹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浙江三大乱弹之一。温州乱弹唱做念打,文武兼备。武戏以民间拳术和武技拼凑。唱腔高昂,念白自温州话、普通话结合而成。乱弹主要曲调分为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其伴奏乐器...

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由王氏祖先王宗茂创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迄今已传9代。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主要通过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祖传“正骨八法”,结合牵引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脊椎骨折、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老年人股骨颈骨...

瑞安老酒汗酿造技艺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瑞安酿造业已相当著名,不仅畅销本地而且销往福建,酿造技艺普遍流传于各酱酒坊。瑞安老酒汗由采集黄酒煎蒸时所凝结的汗珠状液体而得,因浙江一带称黄酒为老酒,故名“老酒汗”。瑞安老酒汗酒精度64度,品质清冽淳芳...

乐清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风景区内龙湫背、雁湖岗等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雁荡山产茶历史悠久,约在千年以上。雁荡毛峰北宋时期即传播四方,明代列为贡品。其制作技艺主要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烘坯、理条提豪、烘焙等六...

乐清金漆圆木是一项集生活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始于明初,世代相传,主要分布在象阳的汤东、汤西、圆木社和万里桥村等。金漆圆木以木胎为主,器皿造型大多为圆形,也有部分呈方形,集镂、刻、镌、漆于一身,装饰雕刻表现形式以浮雕为主。油漆以金漆...

竹壳雕又名“笋壳雕”,是以竹笋壳为主要材质,巧妙利用和发挥竹壳自然朴实的质地美、雅致的色泽美、斑驳的纹理美,集雕塑、剪刻、绘画为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品,其特点形神兼备,颇具新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黄华艺人吴正山在传承其父辈竹壳雕技艺基础上进行...

夹纻漆器,又称夹纻胎漆器,以泥胎加层层纻麻、生漆,候漆干凝固后取泥胎而成,因去泥胎后变成中空,故又称“脱胎”或“脱空像”。 夹纻漆器,柔和逼真,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画面色彩明丽和谐,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

点色剪纸的制作是采用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技法,纸张采用薄薄的白色生宣纸,用独特的刻刀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来,一次性一般刻制10-30张,再点染上鲜艳亮丽的颜色而成。点色剪纸,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

佛雕彩塑是温州民间一种传统的工艺,历史悠久。彩泥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质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

乐清彩泥塑盛于南宋乾道年间,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质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作品以佛像泥塑为常见,头脸刻划有固定模式, “老人”虚怀若谷、“女人”安享宁静...

十五巧板,是一种传统游艺项目,智力类玩具,清同治年间童叶庚发明,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有提高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形象思维,启发智慧增进身心健康的功效。传承人梅圆从1961年开始投入到巧板拼图艺术的研究中,五十年来孜孜不倦共得图200...

平阳白鹤拳,又称鹤拳、鹤法。白鹤拳传入平阳麻步雷渎,至今200多年历史。白鹤拳是一种对抗性拳法,有修身养性的作用。白鹤拳流派与旁支新拳种主要有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等。鹤法有拳母、花拳和拌拳之分,共有56套路。它以“八路拳”为主,“...

瓯渠地处瓯江支流西溪上游,它是名闻浙南的武术之乡。在永嘉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瓯渠的雄鸡出来也有三路柴(棍)。” 其棍、刀、拳俱以准、紧、猛为主要特色。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攻守并重,在永嘉乃至浙南久负盛名,影响广泛。     据传,吴...

乐清南拳作为温州南拳的重要一脉,据传始于明代,起源于福建少林寺,后从平阳流传入乐清,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其主要特征是“步稳、拳刚、势烈”。 在演练中讲求刚柔并济,动作看似简单,但其开合、虚实、吐纳、蓄龙、收背、仰俯、进退等有一定之规。乐清...

参龙,是浙南地区一种配合舞龙灯、划龙船、唱“娘娘词”时进行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唱词分仪式词、插词和正文三种形式。表演时,参龙师身披大红绸,边敲大堂鼓,边唱七言一句的参龙词,旁边的锣手们和着大堂鼓点的节奏配合着敲大锣,以增添气氛。...

永嘉花鼓,也称温州花鼓,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主要分布于楠溪江流域。其类似凤阳花鼓,又与凤阳花鼓有所区别:凤阳花鼓一般采用男女对唱,而永嘉花鼓一般为女子独唱。永嘉现在的花鼓艺人皆奉唐宋年间的郑元和、高万德为祖师,其最初属于贫困女子走街串巷的游...

乐清参龙主要流行于大荆镇、芙蓉镇等东乡乡镇。参龙,是参谒龙神的意思,是配合舞龙时的一种说唱。清乾隆《温州府志》载:“元宵,各岙迎龙灯。击鼓歌唱为乐”,指的就是参龙。参龙以当地方言演唱,主唱词调以七言押韵为主,曲调以古调为主,大鼓伴奏。要求参...

参龙,是参谒龙神的意思,是一种配合舞龙灯时进行的一种说唱艺术。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平阳民间对龙的信仰,有种特别的神圣感,平阳各地农村都建有龙神庙,每年春节举办的舞龙、参龙及端午节的赛龙舟等活动,都是对龙的祈求,保地方风调...

       八仙戏,是由明清时期神道戏演变而来的一种吉祥小戏,是在正戏开演之前演出的折子小戏,民间俗称其表演为“打八仙”,分“大八仙”和“小八仙”。 苍南民间八仙戏主要有“蟠桃会”、“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拜堂”等五项演出程...

    南湖马灯戏是平阳民间戏曲的一种,约有350多年历史。宝山村村民根据祖上留下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二十,都要举行隆重的祈春放花灯、演马灯戏等。由跑马和小戏两部分组成。跑马阵容大,整个过程气势壮观,还伴唱跑马歌,后台有伴奏,曲调...

马灯戏,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自安徽凤阳的花鼓戏,由跑马灯和小戏两部分组成,用花鼓及绍兴调与永嘉方言进行演唱,内容幽默风趣,形式生动活泼,极富楠溪特色,是全省溪下马灯戏主要流传于溪下乡。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名录项目。据传清朝年末年,祖籍安徽省凤阳...

    和剧,生于平阳,是温州第二大剧种,始于元代“竹马戏”,以当地马灯调为基础,吸收昆山腔、弋阳高腔等演变而成。流行于温州、台州、丽水及闽北一带。保存大小剧目330个,其中180个唱徽调,是全国保存徽调最多的剧种。和剧表演有独创性,以《白...

踏八卦现为浙江省非遗名录项目。它是道教中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由歌、舞、乐三者组成的民间艺术。因其舞步为“八字形”前行和呈八卦阵式而得名。 八卦阵是按照文王八卦方位图设计的。包括群英、长蛇、卧龙、十面埋伏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经过不断创新...

碇步龙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200多年历史。碇步龙最大的特征是在碇步上舞,这是目前认为世上绝无仅有的。据仕阳镇朝阳村(原早阳村)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庆祝朝阳林氏宗祠落成突发奇想首创在碇步上舞龙灯,以庆大典。碇步龙的道具用...

洞头道教音乐是运用多种民间乐器做道场念唱伴奏的音乐,表演形式是吹打乐,乐曲有喜调、丧调、迎神调等。道教音乐中,法师念唱主角,乐手以打击吹拉等民间乐器伴奏配角,器乐伴奏要听法师拍法板、吹号角、摇手铃的指挥,协作完成。所演奏乐曲大多是民间流传的...

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雅俗共赏,曲风上大雅与俗风并存。大雅承汉唐之雅韵,继宋明之清风,集和、静、清、远、古、淡于一体;俗风融闽浙之民风,合戏乐之韵律,将温州南戏音乐、瓯剧音乐、浙南民间...

东岳观道教音乐是全国唯一通用的道教全真派传统仪式音乐。平阳东岳观“十方韵”于清末传自本省著名宫观黄岩委羽山大有宫,由该宫全真道龙门派第19代宗师林圆丹、薛圆顺传入平阳,至今已传承七代。现存“十方韵”曲目计67首,除去韵曲旋律相同者,实为33...

木活字印刷术是一项珍贵的、濒危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千年的历史。青街乡木活字印刷目前多数为宗谱印刷,活字印刷的字模采用老宋体,用它印在宣纸上显得美观大气。木活字印刷工艺十分考究,工具有雕刀、雕盘、印板、上手刷(棕刷)、下手刷、白...

山歌对唱。明代永嘉人姜准《岐海琐谈》:“每逢元宵节,儿童结伴踏歌,一唱百应,遇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曰‘撞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在龙湾一带。演唱者多为牧童,“撞歌撞,撞歌撞,撞歌撞着放牛郎”。两边歌者一唱一对,唱者出题目,对者巧回...

洞头传承妈祖文化与陈十四的宗教信仰习俗,有12座“太阴宫”,每年正月十四日信众都要到“太阴宫”祭拜陈十四娘娘。陈十四名“靖姑”,生而聪颖,幼悟玄机,公元766年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生前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扶幼,民间膜拜为“产育女神”,...

明末,福建的渔民驾船来进行海上捕捞作业,为求平安,把海神“妈祖”的雕像带到洞头,盖茅棚屋,专供“妈祖”香火,年复一年便有了“妈祖宫”。洞头现有“妈祖宫”44座,当地人除了日常烧香礼拜外,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纪念日和九月初九日妈祖羽...

陈十四信俗是浙江、福建、台湾三地流传最久远、区域最广泛的民间信仰习俗。陈十四信仰起于唐代,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有温州鼓词艺人将其斩妖除魔、扶危救困的事迹改编成鼓词《南游传》,即娘娘词,使民众祭祀陈十四娘娘的活动扩大了影响。浙江南部与福...

陈十四信俗广泛流布于平阳民间,分别称为“太阴宫”、“娘娘庙”、“临水夫人殿”等在平阳县16个乡镇。相传唐代大历(766)年间,福建古田县临水村道教法师陈嘉义夫人葛氏喝了观世音手指滴下一滴血而孕,正月十四生下一女,取名陈静姑,俗名陈十四,而后...

 “普度节”是海岛渔村一项大型的祭祀活动,东岙做普度已有近200年历史。东岙普度节的发起人为当时一些船老大,为超度海难者及孤魂,以求渔船、村庄平安,就沿用福建的普度节保一方平安的习俗。经过近代的变迁,东岙普度节演变成东方的“万圣节”,水灯成...

洞头闽南语区七夕成人节活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集感恩节、情人节、乞巧节、成人节和儿童节于一体,一直保留较为完整,是独具海岛民间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节日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包括请“七星亭”、做“巧人儿”饼、乞巧、十六岁孩子成丁(成...

莒溪常常有以真身扮神坐刀轿的民俗表演,给人惊奇和震憾的感官刺激。刀轿活动的整个迎神赛会仪式,也称“做太平醮”,醮事须经“请水、挂火、坐刀轿、送贡”等四道程序。活动极具神秘色彩,是一项可与苗族“上刀梯“相媲美的民俗活动,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

鳌江划大龙,是浙江平阳民众在元宵期间鳌江当地,为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或庆丰年而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海洋文化习俗,至少有130多年历史。龙体硕大无比,造型华丽生动,仪表威武。保留着制作大龙、龙灯开光、画龙点睛、巡街游行、祭神仪式、捆龙化龙等民俗事...

蒲岐抬阁是蒲岐镇独有的一种民俗活动,170多年的历史。出演时间是每年元宵灯节,有时九月会市上也乘兴闹场。传统的蒲岐抬阁由十名以上的健壮男儿抬杠,每架抬阁起码由三至七名童男童女粉墨华装,肩上、手上、杯上、刀头、剑尖均可立人。扮演的内容多是民间...

保嗣酒即成人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乐清柳市一带的重要习俗。保嗣酒固定在每年正月初三举办,酒席制作极其考究,全部采用原料中最精要的部分,摆台方式有严格规定,其重头戏是10大盘高1尺,长宽各6寸的凉菜,状如宝塔,非常美观。热菜要盛在大...

太公祭是存续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祭祀礼仪习俗。太公祭始于明正德九年,浙江处州知府钦承圣命首次致祭。此后刘伯温例享春秋二祭,均在刘基庙举行,春祭为正月初一举行的家族祭祀,秋祭为刘伯温诞辰农历六月十五地方举行...

泰顺木偶头雕刻是浙江省传统工艺美术重要保护品种,南宋末年自杭州传入泰顺。木偶头用樟木或纹质细腻的杂木雕刻而成,后施以粉彩,是雕刻手法和彩绘技艺的完美结合。雕刻精细简练,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多姿,其造型和雕刻技法,明清...

泰顺传统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十五而娶,女十四而嫁,同姓不婚。畲民婚姻或以歌为媒,对歌择偶,或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母系社会的遗传,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也较高。婚前以歌定情、以歌会亲、以歌完婚。传统畲族婚俗,除嫁女形式外,还有男嫁女...

百家宴,源于祭春福,是当地族人“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平安”的祭祀求福活动,深受百姓喜爱,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而得名。泰顺百家宴源于三魁镇张宅村,据当地《张氏宗谱》和地方史料《分疆录》记载,有着800多年历史。百家宴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明万历三年(1575年),畲族迁入泰顺,畲族民歌从此落地扎根。每逢婚嫁喜庆,或有客自远方来,畲民们就聚拢灶房或厅堂对歌,以歌对话,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泰顺畲歌采用“泰顺调”演唱,在音域、音调进行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类型可分传统民歌、革...

龙凤狮子灯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龙、凤、狮子合舞而得名,是最具地方特色民间灯舞之一。此舞有龙、凤、狮子各一对,分别与龙珠、花篮、狮球相配。整个舞蹈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爱情,向往太平盛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和谐的愿...

在人们心目中,妈祖是善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对于妈祖的信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影响地域广泛。2009年,“妈祖信仰”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妈祖文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每年,苍南民间都要举行一系列妈祖信俗活动,内容主...

畲族刺绣艺人多为男性。刺绣时不用图案,随心所欲,他们专为畲族女性做嫁衣裳。作为畲族标志的民族服饰,其特色表现在花边衫、女子头饰、彩带、花鞋等上,畲族花边衫的图案特点是有凤凰乌。凤凰是吉祥物,把女子扮成凤凰最美丽,畲族凤凰装也就体现在这里。...

宗谱又称族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记载了一个宗族迁徙、繁衍、兴衰全过程中的诸多大事。苍南民间很早就有修编族谱习俗。宗族谱书,一般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修,每次修编宗谱要经历开祠堂议事、择吉、启谱、采丁、祭祖、择吉牵红支、圆谱...

为慰明朝抗倭忠魂,金乡群众自建义冢六处,收葬忠骨,于每年清明节举行盛大的仪式祭奠英魂,渐形成了传统的清明节庙会。故金乡清明祭暨城隍庙会活动,也称金乡清明抗倭文化节。该项活动意在驱除妖魔,祈求平安,崇敬英雄,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划太平龙是灵溪和云岩迎新春庆太平的一项民俗活动。太平龙分开门龙、净龙、关门龙、小船龙四种类型。划太平龙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舞至正月十五方止。龙队出乡巡演时,有红灯笼、乐队、戏装队等仪仗,颇为壮观。...

“迎头鬃”是洞头隆重的渔事活动。旧时每年汛期后,渔行主择吉日,举头鬃旗,拿“红包”,端大猪头,敲锣打鼓放鞭炮地送到年产量最高的渔船上。船老大在船首供猪头,带伙计向大海叩头,祭拜海神后,趁着涨潮,把“头鬃旗”竖在船尾,以庆丰收。这一鼓励渔民奋...

莒溪刘基庙例享春秋二祭,春祭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秋祭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两祭礼仪同中有别,一年一度,始自明正德年间,迄今有500多年祭祀历史。十五日(正日)早上,刘氏后裔子孙按辈份序列,穿戴礼服礼帽长袍马褂,由“司仪官”用南田话传呼,主祭人率众...

瑞安芳庄乡南屏纸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芳庄乡现存水碓造纸作坊群的生产工艺流程仍为原始古老的传统方式,与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艺非常相似,可谓“造纸术的活化石”。瑞安南屏纸以水竹、单竹...

瑞安纸马雕版印刷术是取棠梨木板刨平后,锯成20厘米见方的版型,然后在版面雕刻佛、道、儒教人物及民间俗神等图案成为雕版,后经上墨、覆纸、刷拭、揭纸等工序而成纸马。纸马,为祭祀所用。瑞安地处浙南,先民与外界交际甚少,向有“瓯俗多敬鬼乐神”的传统...

印刷术与指南针、造纸、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苍南灵溪、桥墩、马站、观美、莒溪等地,至今仍有用祖传木活字印刷族谱的习俗,特别是当地的印刷谱师傅,世代传承着木活字的刻字、排版、印刷、装订、封面等技艺。...

乐清石雕是以叶蜡石为雕刻材料、经手工制作而成的一种艺术品,享有“在石头上绣花”的美誉。乐清石雕工艺复杂,每道工序要求极高,尤其讲究雕工,注重技法,圆雕、镂雕、浮雕、拼雕并用,强调精雕细刻,刀法工整,玲珑剔透。以人物和动物见长,细腻精巧,形神...

温州石雕是以温州地区出产的华严石(叶腊石)等为主要材质,根据石料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综合运用镂空、圆雕、浮雕、浅刻等工艺技法和俏色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雕刻造型的传统民间工艺。见于晋代,王羲之任温州太守时,就曾使用永嘉华岩石雕制石砚。唐宋时期...

桥墩月饼是苍南地方名特产品,旧称“肉饼”、“中秋饼”,属潮式月饼。桥墩月饼配方独特,饼皮分油皮和酥皮。油皮讲究“薄、香”,酥皮注重“松、酥、脆”,入口即化。馅料有脊膘肉、桂圆肉、蜜枣、青葱、炒花生仁等十几种。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和面、配料、拌...

车木系指将原木用车木、车床、车制各种不同形状的圆形、圆柱形工件的一种工艺。利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木玩具,人们通常称它为“车木玩具”。泰顺车木玩具的根源在民间木偶戏,从木偶造型中脱胎而来。泰顺车木工源于宋末泰顺木偶造型,将木偶、车木、彩绘和装饰技...

瓯菜具有“以海鲜入为主: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的特点。瓯菜的烹调方法有三十多种,已列入《中国菜谱》的有四十六个,各种瓯菜多达二百多种,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瓯菜体系。是浙江的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菜系宝库中占有...

 南田民居布局严谨,用料讲究,以木结构为主,雕刻精细工整,建筑风格朴实大方,讲究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南田民居营造技艺兆始于唐宋,至清代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北方流入的《营造法式》做法为基础,融合了南方穿斗体系的做法,木工、泥工、雕工、石工等诸多...

苍南米塑,以糯米、粳米等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团状后,和以各种颜色,并以揉、捏、掐、刻、扮等手法塑造各种人物、水果、花鸟鱼虫、亭榭楼台等造型,它的工艺比较细腻、精致,造型逼真、生动,由于寓意美好、象征避邪、健康长寿,而深为群众喜爱。...

茶山“百鸟灯”制作技艺,约始于清道光年间。在农历八月十三左右,村民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鸟灯,悬挂在村中的树枝上,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和大自然和睦相处。百鸟灯制作技艺精巧,形态各异,形象可爱美丽。“鸟灯”大胆运用了五色油彩,色彩搭配艳丽...

发绣是以人的头发为原料,在真丝软缎上精心制作的传统民间美术。温州发绣系瓯绣分支。现代人像发绣由魏敬先吸收苏州发绣的长处,创新发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画绣结合的方式,用纯本色的头发丝,绣制现代人物肖像,取得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其作品...

含五祖拳和永昌堡王家拳。明嘉靖间,英桥王氏抗倭义兵,将南兵拳结合行庭功法进行训练,产生“永昌堡王家拳”。该拳以散手64招单练和多个招式合练组合成10路趟子和13式绵拳、冷兵器、击打实物或格斗为运动形式。五祖拳以刚猛著称,以气催力、挥掌生风,...

温州南拳起源于古代沿海民间的体育活动,是温州武术之“母拳”,流传于浙闽地区,是浙南地区广大民众历来喜爱的健身项目,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在全国南拳种类中,温州南拳有其独特之处,被列为全国128种优秀拳种之一。...

根据《温州府志》(明代嘉靖年间版)记载,温州龙舟竞渡源于越王勾践时期的水乡祈赛,至北宋年间,竞渡龙舟以祈福之风盛行温州。温州龙舟竞渡的主要特点有:参与面广,每年四初一至端午,温州各县(市、区)沿江沿河的村落均有划龙舟活动;民俗色彩浓郁,不仅...

温州鼓词起源于瑞安,因此瑞安方言为标准音说唱,清代乾、嘉年间开始盛行,晚清传入乐清西乡一带。这种艺术承受了古乐的衣钵,并吸收了当地的大量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这种综合说唱,当地方言、乡土音乐、人文、掌故习俗都可以在这里面得到体现。乐清鼓词...

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基本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和“大调”等,板式变化有“慢板”、“流水”、“紧板”等几十个板式。主要乐器有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在单档表演时,一个人可以敲奏四至六...

     提线木偶戏,又称“傀儡戏”, 以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用闽南语演唱是苍南提线木偶戏的特色。苍南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明清至民国年间,为其鼎盛时期,其繁盛余风沿袭至建国前期,当时苍南几乎村村有木偶剧团演出。以前戏偶为短线,现改成长...

洞头鱼灯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鱼灯与“余”同音,人们为了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于是,就根据海里鱼的形象,把它做成灯彩,节日里挂在家中或参加灯会。之后逐渐形成舞蹈表演形式,鱼灯舞表演按“官牌九”之名设计走阵方式,表演...

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对山歌”,历史悠久,在音乐形态上相似于古代踏歌,可能是古代踏歌在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一种遗存。乐清对山歌,也称“撞歌”、“抛歌”,代表曲目为《对鸟》。可在任何场合中唱,男女老幼都会唱,采茶对歌,叫“茶诗”,种田对歌,叫“...

 畲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演唱中往往是纯音清唱,很少配乐或伴奏动作。畲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畲族歌曲调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调。以轻声细语为特色,歌调比较整齐,...

畲族三月三又被称“乌饭节“或“对歌节”,以畲族人民纪念祖先为主题,活动形式主要是吃乌饭、唱山歌,对山歌,以歌代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村落或畲族群众都自发组织畲族对歌会,初始在祠堂、宫庙、山林、岗头或老屋、谷场演唱,邻村畲民集聚和唱,热闹...

陈十四娘娘(陈靖姑)是浙南闽北民众千百年来共同信仰的神祇,被誉为“陆上女神”。陈十四信仰风俗起源于唐代,明清时进入兴盛期。陈十四娘娘祭祀风俗从明代开始在泰顺民间形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十四(娘娘诞辰日)举行为期七天的盛大祭...

泰顺翻九楼又叫“吊九楼”,源于北宋时期,多见于求雨、祈太平、佛像开光、添寿等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求雨九楼”。每逢久旱不雨,稻田龟裂,庄稼受害之年,乡民即举行祈雨九楼活动,祈求上苍赐降甘霖,以解旱情之急。所谓“吊九楼”是指在一平整的空旷野...

泰顺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取材于“世界蜡都”龟湖叶蜡石矿中质地上佳矿石。其作品基调为写实而尚意,雕刻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等几大部类。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

泰顺乌衣红曲制作技艺自宋末传入,距今近800年历史。明《泰顺县志》载:“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泰顺乌衣红曲的产地分布在三魁镇、泗溪镇、新浦乡、筱村镇、司前镇等地,筱村镇徐岙村出产的乌衣红曲最具代表性。乌衣红曲是境...

《高机与吴三春》的主人公高机,系原温州府平阳县青龙江口白洋村人,就是现在的鳌江镇五板桥村。他出生于织锦世家,是当时著名的织锦高手,曾经解开了三年的陈丝,一时传为佳话。因经商亏本,后被邀请到缙云县吴员外家谋生,认识了吴员外之女吴三春,产生了凄...

平阳童谣,是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以口头吟唱形式创造,相传相袭。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歌谣形式比较简短,是最初级的民间口头文学。以各地方言吟唱,以方言押韵、吟唱起来朗朗上口。童谣在儿童中易记、易唱,易传。在童谣传布中他们的父母就是...

卖纻也称卖技,是浙南部分县(包括瑞安、平阳、苍南)民间一种口头贺年演唱艺术。瑞安飞云江下游南岸卖纻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每逢春节,乡村里的“卖纻”先生便组织“班子”到有喜事的乡亲家中,手提灯笼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方言...

“洞头海岛气象俗语”是当地渔民为了能正确掌握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通过不断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宝贵的民间知识,几百年来代代相传。如“三月洋,海水当眠床”,“夏至刮南风,连着十八日夜”,“七月秋霖八月乌”,“海鸥洗浴有风暴”、“风痴(台风)未回...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左原人(即现在乐清市四都乡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一,即状元。王十朋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百姓喜爱,元代四大南戏之一的《荆钗记》即是根据他的传说改编。王十朋传说主要内容有褒...

周岙挑灯民俗见载于《周氏宗谱》,时间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是为纪念当地神灵石马爷的寿诞而设。每年正月十三,村民们摆路祭,赏灯、猜灯谜、花灯评选。晚上挑灯巡游,几千盏五颜六色的花灯在夜幕下的乡间小道上绵延几公里,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及对美好...

夏益锦戏曲盔头制作技艺承传于一位叫金益锦的明末清初宫廷盔匠,夏可显得其真传演绎而来。“夏益锦”戏曲盔头,以自制纸版、牛骨胶、金属丝、桐油、色粉、珠宝等为原料,经绘画、雕刻纸版、烫型、走粉、点翠、贴金、装搭等大小128道工序制作完成。“夏益锦...

王顺发船模技艺选用樟木、杂木为材料,仿照古代木船造型,以微缩工艺进行复原制作,以纯手工打造而成的作品。船体连接全部按照传统工艺用槽头链接,不同位置的板材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再以铁钉钉牢,然后填充舱料,有些部位还钉挂不同形状的铁锔子,力求船体...

郑家园麦麦酒始创于清嘉庆陆年。麦麦酒又称“妈妈酒”“月子酒”。温州生育习俗中,产妇“坐月子”时,娘家要送“月里羹”,一般分为六样食材,再配一埕用北枣、乌豆、枸杞等十余种食药材煨制的老酒,称“麦麦酒”。“麦麦酒”性温,有引经活络、滋补益母的功...

鼻宝传统治疗术,是一项专治过敏性鼻炎的传统医疗技法。鼻宝滥觞于1880年代的一位名叫蒋敦琴的国学生,他世居温州乐清柳市镇黄华社区的沪屿前村,历经五代人的传承和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目前已成为一项使用方便、技术成熟、疗效优异的传统医疗技法...

叶同仁中药炮制技艺是指叶同仁一直沿袭和传承的中药炮制技法,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原则和药物自身性质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讲究的是道地药材,采用中药传统手工炮制技法。  ...

一指禅推拿是传统推拿医术的类型之一,由河南的李鉴臣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民国时期由朱春霆传入浙江。主要特点是将禅学、禅功融入医学,倡导“用心诊病”,在临床上以一指禅推法为主,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理论和近现代医疗科学,具有治疗手法多样而富有变...

雁荡山飞渡,是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区的一项传统杂技表演,起源于当地山民攀崖采摘石斛的行为,距今有130多年。包括直渡和横渡,直渡是再现古代药农采摘石斛的场景,从高为260多米的天柱峰顶下滑;横渡则是在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进行的杂技表演,两峰垂直落...

瑞安高腔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温州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温州南戏的嫡传,由南戏“四大声腔”中“弋阳腔”于明末清初发展而来,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民国时期开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知名戏班“阿柳班”的高腔血脉始终保存在瑞安仙降、湖岭一...

  太公祭是存续在浙江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家族及地方先贤祭祀礼仪习俗。   “太公”是后世对明代著名历史人物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的尊称。文成县是刘伯温故里,文成县以刘基谥号得名。文成县南田诚意伯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贤公祭日在刘基诞辰的农历...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g...

  洞头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外,由103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00.3平方公里,与福建相邻,人们以渔业生产为主。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人们对“妈祖”极其信奉。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渔民来洞头打鱼,带来“妈祖”信俗。东沙“妈祖宫”就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省尚存...

  蓝夹缬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蓝夹缬技艺曾普遍流传于浙江南部的温州市,至今仍在其下辖的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均得到较好地保护和传承。   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   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   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

  东源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西南部,据当地《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代初年,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引入族(宗)谱编修事业,“梓辑”(运用木活字印刷编修宗谱的工艺)之艺由此问世,历代相承不绝。明代正德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福建迁入浙江平阳。清代乾隆元年(1736),王法懋五世孙...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

  瓯塑是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由我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两宋时期,温州曾是传统漆艺的重镇,以漆灰堆出花纹的堆漆工艺在这一带颇为流行,民间俗称为“堆起门”,广泛应用于庙宇、民居、家具及嫁妆等的装饰。明清以后,堆漆在温州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隐起...

  瓯绣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一带的传统民间刺绣艺术,它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民间妇女的绣房习作。结合瓯绣的针法路数进行辨析,它是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明末清初,温州对外交通日渐发达,使瓯绣得以吸收姐妹艺术之长,在技艺上趋于成熟,自具一格。清代道光末年,瓯绣在温州已十分流行,民间形成了“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

  乐清龙档俗称“凳板龙”,是流行于浙江省乐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雕刻艺术。据传从明代开始,乐清人每年元宵节以龙档为道具举行群众性的游行表演活动,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乐清龙档以樟树和榆树为原料,采用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制作完成。它一般由活动的档身、档板连接而成,全长十多米至五十多米不等...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   乐清剪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乐清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社里笙歌达旦,通衢...

  温州莲花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浙南的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及台州的部分地区广泛流传。它系由道情演化而来,清末民初已拥有大量听众,并涌现出徐邦忠、吴文高、徐顺杰、李钩金等一批著名艺人。   温州莲花的词句大多采用七字句,也有五字和十字句,一...

  温州莲花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浙南的温州市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及台州的部分地区广泛流传。它系由道情演化而来,清末民初已拥有大量听众,并涌现出徐邦忠、吴文高、徐顺杰、李钩金等一批著名艺人。   温州莲花的词句大多采用七字句,也有五字和十字句,一...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说唱相间,唱腔音乐为板腔体,基本曲调为“吟调”,节奏整...

  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浙江和华东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其最主要的乐器牛筋琴独一无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平阳县志》和《温州曲艺音乐集成》记载,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今平阳)的里巷歌谣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戏曲鼓乐衣钵...

  瓯剧是温州地区最有影响的戏曲剧种,原名“温州乱弹”,它大约形成于清代初年,主要在浙江温州各县及丽水、台州部分地区流传,影响远及闽北及赣东北一带。瓯剧是一个多声腔剧种,以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调、滩簧及时调等。   瓯剧剧目计有四百五十余种,基本来自南戏、元明杂...

  泰顺木偶戏始于南宋,保存至今的除提线木偶戏外,尚有药发木偶、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浙北及泉州两大木偶派系的艺术因素,在头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饰装扮诸方面均独具一格。泰顺木偶戏的木偶头用樟木或纹质细腻的杂木雕刻而成,其雕工精细而简练,开相文静而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

  苍南单档布袋戏是一种独特的木偶戏表演形式,演出所用戏楼及全套行头一肩可担。演出时戏楼就地搭起,如同一座雕梁画栋的精巧楼阁,戏楼内仅有一个艺人操纵数十个布袋木偶表演。艺人脑、口、手、脚并用,双手执戏偶表演,时而还腾出右手演奏鼓、钹、板等乐器,双脚踩击大小锣,口中以不同的变音法模拟生、旦、净、丑、末...

  平阳木偶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木偶表演形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艺术研究价值。它在浙江省平阳县流传的历史十分悠久,形成时间不晚于宋代,至明清时达于鼎盛。明代姜准的《岐海琐谈》称当时平阳一带的木偶戏艺人黄子复等“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机,无异生人……声音清越,冠绝一时”,清代张纂毋的《船屯渔唱》则以“儿童吻...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

  藤牌舞是流传于瑞安市的一种以藤牌为主要道具的模拟古代练兵的传统舞蹈。过去,因舞蹈时摆阵多、滚翻多,在群众中又有“打藤牌”、“藤牌阵”、“藤牌滚”的称谓。   明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年(1552—1561)间,瑞安曾先后六次遭倭寇劫掠烧杀。镇守闽浙的名将戚继光,创练浙兵,...

  碇步龙是流传于泰顺县仕阳镇的一种风格独具的“龙舞”。   仕阳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该碇步修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长144米,共233齿,连接溪东与朝阳二村。以碇步为平台表演龙舞,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据朝阳村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

  平阳东岳观道教音乐是全国唯一通用的道教全真派传统仪式音乐。经查证,平阳东岳观“十方韵”于清末传自浙江省著名宫观黄岩委羽山大有宫,由该宫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九代宗师林圆丹、薛圆顺传入平阳,至今已传承七代,传承谱系十分清晰。平阳东岳观现存“十方韵”曲目计67首,除去韵曲旋律相同者,实为33首。分别用于早...

  明万历三年(1575),畲族迁入泰顺后,畲族民歌从此在山城落地扎根。浙江省泰顺县畲族民歌以轻声细语为特色,句首常细分强拍,尾音拖长,形成别具特色的“泰顺调”。此调虽和“浙闽调”(指闽东、浙南、浙西的商调式)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等不同,在音域、音调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 />...

  唱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畲族民歌历史悠久,伴随着畲族人民祖祖辈辈,沿袭而来。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歌俗。尽管畲族居住环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四周都是汉族村落,...

  海洋动物故事,是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在我国动物故事中是一个特殊的门类,独具特色。海洋动物故事在洞头的形成和传播,至少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洞头列岛的移民,分别来自福建南部和温州地区周边县,洞头是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交融地,洞头渔场是浙江省第二大渔场。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优势,使得洞头海洋动...

  刘基(1311—1373),字伯温,溢号文成。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传说源远流长,在其家乡浙南青田、文成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或表现刘伯温的胸怀大略、足智多谋,或表现他的仁心仁术、关爱百姓,或表现他的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