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阳归元庙会是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定期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文化空间。   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85)。清代中叶汉阳庙会已颇具名气,每年春节前后众多香客进香祈福,游客如织,以正月初九为最盛,新春祈福仪式...

  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定州,历经14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当初,创始人马金堂潜心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药技艺,制成眼药。历经清朝、民国时期的砥砺发展,新中国成立时,马应龙第十三代传人马惠民任马应龙制药厂(后改名为“武汉第三...

  汉绣是流行于湖北省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据史书记载,它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清。作为古楚之地,武汉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汉绣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石首市绣林镇、洪湖市峰口镇一带的绣花堤和汉口的绣花街等皆因刺绣集中而得名。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绣法之长,逐渐形成以铺、压、织、锁、扣、...

  木雕船模是流传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它创始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宜昌艺人龙启胜原来开设小作坊从事船模制作,经过五代人的传承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船模技艺,在武汉地区流传。武汉木雕船模按比例模拟制作各类木船,工艺精美考究,刻画细致入微,造型逼真传神。整个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出...

  湖北小曲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线”、“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的汉口、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地区。它源于明清俗曲,系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融合而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湖北小曲表演时说唱相间,形式自由灵活,可一人自拉自唱,也可两人以上坐唱、站唱、走唱,而以...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过去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等地,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流行至全湖北省。   湖北大鼓以鼓板伴奏,说唱兼长,风趣幽默。其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五...

  湖北评书是湖北地区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平贼将军左良玉驻兵武昌,招江南说书大家柳敬亭为幕客,在军中说书。南派说书艺人将柳敬亭视作行业祖师,尊为“柳祖”,湖北评书即是在柳氏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清代道光末年以来,湖北先后出现了“童、...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

  京剧属皮黄剧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湖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皮黄”的发源地,进而首创“皮黄合奏”的汉剧(汉戏),清代称为“汉调”、“楚调”、“楚曲”。其后汉调艺人将汉剧的音乐、表演、剧目等带进徽班,形成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演出格局。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以西皮、二黄为特色的汉调与以...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

  黄鹤楼传说是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域或与其有关的传说组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丰富多流。它的源流,始于三国、南北朝。其时战乱频仍,政治黑暗,人生痛苦,为佛、道二教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希冀超脱苦难的现实,把希望从今生移到来世,从地上转向天国,幻想超尘出世,羽化而登仙,于是...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传奇女杰,木兰传说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立功》、《辞谢封赏》、《回乡团聚》等故事。该传说至今已流传千年,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物、地名、建置、物产、风俗、宗教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民间文学的诸多领域,传播广泛,不仅国内各地有诸多演绎,在海外也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