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也有些地方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

  雁门古建筑营造技艺分布在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及其周边地区,著名的雁门关就在这一区域内。晋北地区目前保留的辽代木结构建筑较多,这些建筑与我国唐代建筑的风格一脉相承,比如屋檐出挑进深大,屋角起翘平缓厚重,木构件硕大结实等等。这些建筑的特征和营造技艺,对晋北地区以后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都产生了深远的...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面花的起源与传统民间的饮食和信仰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唐代面塑遗物表明,这种民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

  挠羊赛是山西省忻州市盛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起源于明洪武二年(1369),系由忻州传统的“角抵”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忻州境内的寺庙常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盛大庙会,“酬神演戏,角抵斗胜,蔚然成风”。角抵斗胜者连续摔倒六个人之后,会得到祭祀用活羊一只以为奖励。获胜者将羊高高举起,绕场一周,向“神灵”表...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

  神池道情戏是我国俗曲道情的一个分支,是忻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神池道情源于唐代的道观音乐,清中叶受戏曲艺术影响发展为民间小戏。咸丰年间,神池有道情班社二十多个,至1932年,已发展为一百多个,并逐步扩展到周边的五寨、岢岚、宁武、代县、右玉等县。   神池道情音...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

  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清代中叶,梆子腔剧种兴盛以后,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

  秧歌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民歌、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等民间艺术的形式技巧,逐渐由一般的演唱发展成为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秧歌动作丰富,形式多样,生动...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还称“晋北大锣鼓”,主要流传于晋北地区,其中以原平市永兴村最为著名。在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这说明小镲在北魏时期就已流行民间。当时,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迎将士凯旋;战争结束后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演奏。至民国年间,这种民间艺术已有所式...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经文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