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美食文化

宜宾市商务局按照《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21“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活动》(川商服贸〔2021〕4号)要求,经各县(区)商务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综合评审推荐15道宜宾特色菜品参加四川省“天府名菜”评选。




菜品

代表店

备注

宜宾燃面

蜀古良食


宜宾燃面


邓老汉燃面村


宜宾燃面旗舰店


蜀小旦宜宾燃面


宜燃蜀语


李庄白肉

奎星阁茶楼


华氏菜丁香


清欢百味


何三白肉第一刀


泗合院酒楼


宜宾聚味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全竹宴

宜宾华氏菜丁香餐饮有限公司


宜宾聚味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宜宾恒旭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


长宁县桔湘宾馆


长宁县锦绣生态园


高县土火锅

高县碧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高洲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高县泰皓商务酒店


高县天泰大酒店


筠连椒麻鸡

四川省篱垣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筠连县香满亭餐饮店


沙河豆腐

高县沙河镇五味轩王记餐厅


高县沙河镇张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钟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江安烧腊

江安县天外天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猪儿粑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红桥蒋妹食品有限公司


洛表猪儿粑食品生产作坊


珙县巡场思袁食品厂


兴文刘抄手

兴文县刘抄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筠连蛋圆子

筠连县巡司镇张大梅餐饮店


筠连水粉

筠连县魏四芗鲜食品有限公司


筠连县馨怡小吃店


桔祥如意

宜宾市叙州区四季花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鱼汤泡饭

宜宾市南溪区鱼汤泡饭餐饮服务部


筠连干巴牛肉

筠连县木易蜀亨饮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筠连县天添家常菜馆


乌鸡莼菜

四川锦忆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宜宾特色餐饮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正式举行,35家单位分别获得“宜宾特色餐饮名店”、“宜宾特色名小吃”、“宜宾特色农家乐”称号。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由宜宾市旅游协会、宜宾市餐饮烹饪协会等主办,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共有73家单位进行申报,组委会在全面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商家口碑消费者调查、电话回访、发函征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意见等的基础上,确定8家单位为2018年宜宾市特色餐饮名店、17家小吃店为2018年宜宾特色名小吃、10个农家乐为2018年宜宾特色农家乐。

黄粑

本次特色餐饮名小吃获得者,陈氏眉毛酥制作人徐翠介绍,眉毛酥采用纯手工制作,口感油润酥脆,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如今有七种不同口味,并已成功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眉毛酥的保存上我们还存在技术瓶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进商超,卖到更远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在培养继承人,将宜宾名小吃传承下去。”徐翠说。

眉毛酥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本次活动,希望能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好宜宾饮食文化和名优特产资源,展示宜宾美食和名优特产,塑造宜宾饮食业和特色产品良好市场形象,并提高宜宾饮食文化和名优特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8年宜宾特色餐饮名店、特色名小吃、特色农家乐名单如下

一、特色餐饮名店(8个)

宜宾市翠屏区丁平餐饮店

宜宾市翠屏区李二刀餐饮店

宜宾市鹅天歌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鹅天歌餐饮城)

宜宾县柏溪镇陈信私房菜

长宁永宁道中餐馆

江安县水清镇老黄牛火锅店一点

珙县芙蓉大酒店

四川鹅行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鹅十九餐饮店)

二、特色餐饮名小吃(17个)

宜宾市聚祥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炖鸡面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胡彬南小吃店胡老头黄粑

宜宾市查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查氏黄粑

四川省宜宾市叙府粮油制品有限公司“叙府牌”小磨芝麻油

宜宾市翠屏区张八白糕李庄张八白糕

宜宾市翠屏区长生酒厂李庄周氏白酒

宜宾市南溪区选清食品有限公司郭大良心选清牌豆腐干

宜宾县横江镇徐翠糕点店陈氏眉毛酥

宜宾县泥溪镇永利祥芝麻香糕店泥溪王二芝麻糕

宜宾市翠屏区绿沁食品经营部喜捷砂仁糕

宜宾县泥溪镇溢香斋廖氏糕点店泥溪芝麻香糕

长宁县双河王氏凉糕店双河王氏凉糕

江安县魏四妹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魏四妹红桥猪儿耙

高县文江镇吴吉云食品店高县凉草粉

筠连县魏四芗鲜食品有限公司筠连魏四芗鲜水粉

宜宾市屏山县香轩苑食品有限公司聚九方燃面

兴文县刘抄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兴文刘抄手

三、特色农家乐(10个)

宜宾市翠屏区雅逸农家餐饮山庄(翠屏区雅逸农家乐)

宜宾金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贵葡萄山庄)

宜宾县柏溪镇水竹林农家乐

宜宾绿之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宜宾县鑫岷江山庄

宜宾县胭脂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春风里农庄)

屏山县聚贤商贸有限公司(聚贤山庄)

兴文县月亮湖生态园

珙县金钩钓度假村

江安县青峰山庄餐饮有限公司(青峰山庄)


宜宾市必吃餐厅 ...更多

映秋饭店

2022年四川省省级天府名菜体验店、2022年四川省乡村名菜体验店-没吃过三白一脆(白肉白酒白糕)等于没去过宜宾!宜宾的李庄白肉遍地开花,但是真正好吃、宜宾本地人推荐的是李庄映秋饭店。

仁和轩

2022年四川省乡村名菜体验店-2022年筠连县餐饮商(协)会长单位-筠连县仁和轩酒楼。

宜宾市经典名菜 ...更多

宜宾燃面

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又称燃面。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名小吃。朱德委员长品尝燃面后对其赞不绝口,给予高度评价。

高县土火锅

高州属古僰侯国地,出产木耳香菌黄花竹笋,沙泥巧手制成砂锅,煮上土特产,大烩菜寓意大汇财,浓香四溢,热气腾腾,锅心炭火旺,锅内猪蹄土鸡定其调,金钩墨鱼味提升,笋子芋头黄花木耳填其肚,尖刀圆子锅面呈,沙河豆腐,羊田条粉,庆符豌豆尖,爽口又清心,高县土火锅,锅中翻腾十样锦,宜宾非遗,保护传承。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

筠连蛋圆子

筠连蛋圆子在川南的历史比较悠久,俗称为“头碗”。筠连蛋圆子是传统的手工艺食品,无任何添加剂、色素之类的化学原料,具有咸鲜、醇香、酥软、爽口的特点,并且不麻、不辣、不酸、不甜,食用性广泛,是九大碗中的一道主打菜之一,蛋圆子是筠连人民最喜欢的美味佳肴。

宜宾市著名小吃 ...更多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做工精细,色香味美。因为面干燥多油,挑起来可以像火绳一般点燃,所以叫燃面。宜宾燃面选用当地的水叶子面为主料,以宜宾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为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益康宜宾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小吃选用当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鸭儿粑

鸭儿粑又名猪儿粑,是一道宜宾名点,该品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主要原料有猪肉、糯米、鸭儿粑叶(良姜叶)、芽菜、各种洗沙等。味道很好,油而不腻,芳香爽口。以其鲜嫩如雏鸭而得名。

宜宾市特产手信 ...更多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传统特色菜肴,属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时气候环境十分讲究,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宜宾糯红高粱

四川宜宾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根据宜宾地区出土文物考察,宜宾酒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宜宾即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翠屏区山谷祠、长宁县飞泉乡、江安县留耕乡出土的东汉崖墓石棺上,分别刻有“厨炊宴饮图”、“夫妻饯行图”和“乐舞宴饮图”,还原了当时社会礼仪中酒文化的盛景。 唐宋时期,宜宾酒已达相当规模,全国知名,文人墨客大为称颂。杜甫、黄庭坚对宜宾酒情有独钟,赋有《东楼诗》、《荔枝绿颂》等诗篇。据《熙宁酒课》推算,北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时,戎州(今宜宾市)酒年产量达522500斗,年耗粮食37500石。宜宾“流杯池极其石刻题记”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酒文化古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以后,宜宾酿酒糟房兴盛,至今仍在使用的有“长发生”、“利川永”、“德胜福”、“温德丰”、“张万和”等老窖酒房。当时的“杂粮酒”更是远近闻名,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为其取名─五粮液。 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宜宾高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据《宜宾市志》记载:“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高粱主要用于酿酒,其次为食用,再次作饲料。以后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基本用于酿酒”;据《宜宾市农业志》记载:“宜宾高粱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系贫困农民在青黄不接时,赖以为食的粮食之一。市境内种植普遍。改革开放后,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据《宜宾县志》记载:“宜宾岷江区域盛产高粱,主要用于酿酒,为‘红楼梦酒’、‘五粮液’等酒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竹海长裙竹荪

“中国竹荪在四川,四川竹荪在竹海”,长宁县万岭箐(现称蜀南竹海)因盛产竹荪而早有盛名。据调查竹海有野生竹荪五种,即长裙、短裙、红托、棘托,杂色等,其中尤以长裙竹荪优于其他几个品种竹荪,深受消费者青睐。长裙竹荪是著名川荪的后代,川荪早已扬名国内外。 长宁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云雾多,日照少,湿度大,雨量充沛,是长裙竹荪生长的理想环境。据民国版《长宁县志》记载竹海可年产野竹荪一千数百斤,价高达十余银元一斤,还称在清朝时,成为了贡品。1999年出版的《辞海》在竹荪条目下的注释为“中国四川南部最多,可供食用”。清《素食说略》:“竹松,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 建国后由于铲山、松土改变了竹林生态环境等原因,野生竹荪产量下降到每年只能采收到数斤干品,远不能满足市场之需。197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他在尝到川荪(即由长宁县提供的长裙竹荪)制作的慈禧御膳中的名菜“竹荪芙蓉汤”后赞不绝口,传为佳话。自此,国际上出现了“竹荪热”,竹海竹荪随之被世界餐饮业认识,尤其是国外几千家中餐馆都纷纷要求得到这种国宴上的山珍,日本一家公司到四川订货,开口出价每公斤竹海竹荪300美元,香港市场售价为6000港币,“竹海竹荪与黄金等价”之美誉,激发了长宁县的农业科技开发热潮,从此长宁人便开始研究人工栽培长裙竹荪。 在长宁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1984年成立了“竹荪研究所”,建立了“竹荪协会”,先后邀请各类专家来县考察、讲学、培训。1986年培育出首批室内人工栽培长裙竹荪,1990年首次在林下人工栽培成功,填补了我国长裙竹荪人工栽培的历史空白。从此,长宁进入了人工栽培长裙竹荪时代。 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不断探索,现已研究出果树林下及玉米、油菜、冬豆等多种农作物套种竹荪的种植模式,使得竹荪得以大面积推广。2009年,全县制种1200多万瓶,播种面积达12000多亩,年产干竹荪600吨,鲜竹荪蛋近4000吨,总产值16000多万元。有10万瓶以上的制种大户25家,40万瓶以上的2家,100亩以上成片的竹荪种植示范户10户,50亩以上的35户;全县有竹荪营销大户25户,竹荪及竹荪蛋加企业3家。长宁早已跃升为全国最大的长裙竹荪基地,并由长宁推广到四川省内30多个县、市及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省、区,四川长宁县(长裙竹荪)与福建古田县(棘托竹荪)、贵州织金县(红托香荪)基本形成全国三大竹荪产业鼎立的局面。 多年的精心打造,竹海长裙竹荪已是硕果累累,成为了行业知名品牌。继1994年获“亚太地区国际银奖”,1995年又获“中国巴蜀食品节金奖”,1998年再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12月在南京召开的国际食用菌科学大会上受到25个国家代表的赞誉,被专家们公认为“竹荪珍品”,1999年“竹海长裙竹荪”荣获全国竹类展销会金奖,2000年7月获四川省绿色食品银奖。竹海长裙竹荪先后获国际银奖1次,国家金奖5次,竹荪蛋保鲜品荣获国家金奖1次。2010年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又喜获团体赛银奖和3枚个人赛金奖。 竹荪清脆腴美,味道悠长,浓而不腻,淡而不薄且余香袅袅,已成为长宁人接待来宾餐桌上的常用菜肴。还有那以竹荪为主材料做成的竹荪宴,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驻足品尝。竹荪和翠竹、竹笋并称竹海三绝。同时被称之为“蜀南竹海美食四绝”的美食中,竹荪也在其列。随着竹荪文化内涵不断的丰富,它必将在竹文化中异军突起,形成自身的文化领域和特征,正如当代诗人周纲在其《竹荪抗命歌》中写的那样,这是因为它“你的微笑属于山野,属于樵郎与村姑,属于风,属于柴扉与清泉,属于怒发冲冠的竹矛,属于红缨呼啸的光辉”。 长期以来,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荪产业的发展,利用自身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长裙竹荪产业,把发展“竹海长裙竹荪”作为特色效益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并做出了长远规划。预计通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县竹荪种植面积核心区域常年保持在3万亩,示范区域7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其中绿色竹荪标准化示范基地认证面积达45000亩。竹荪系列产值实现54.9亿元,着力把长宁县打造成为“中国长裙竹荪之乡”。

宜宾市文化遗产 ...更多

  金沙江号子是四川省境内非常有代表性的独特民间音乐,兴于明代也成熟于明代。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内河运劳作的智慧结晶,是宜宾境内非常明显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金沙江号子的表现形式非常完美,共有30余种不同曲调,多数无固定唱腔。其音韵明快流畅,节奏...

  “宜宾小彩龙”是形式独特、技巧性高、观赏性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最早盛行于明末清初和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宜宾县的观音镇,因龙身由黄、红、绿等彩布精细包装为龙衣,故名彩龙。“小彩龙”具有“小、巧、灵”三大特点:其体量不大,长约4至...

  蜡染,古称之腊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据史载,早在秦汉时代,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继后,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使他们以其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蜡染制品,培育了这支古朴娇丽的民族艺术之花。《珙县志·光绪版》记...

  “苏济川虫虫歌”指经过长宁老翁镇的清代秀才苏济川搜集、整理、编撰,流传于宜宾、泸州、自贡,尤其盛传于川南六县一带的状写飞禽走兽虫鸟的儿歌体歌谣。相传有一百二十余首,现已搜集五十五首。它以赋、比、兴的手法,以物拟人,押韵上口;对所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