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特产

平和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平和县。相传清乾隆年间(公元1735~1795年),在平和县大芹山下的崎岭乡彭溪"水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新萌发出的芽叶呈白绿色。于是采摘其鲜叶制成乌龙茶,结果发现该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将这株茶树取名为"白芽奇兰"。制成的乌龙茶也称"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扩大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白芽奇兰的主产地位于大芹山一带,大芹山上常年云雾缭绕,云雾浸染的茶叶带有别样的芬芳,让白芽奇兰的芳香随风飘荡,也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白芽奇兰成品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青褐油润稍间蜜黄。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特征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醇爽,溢品种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具山骨风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白芽奇兰茶很快从"藏在深闺人未识",一跃名扬天下。如今,它已是漳州茶叶栽培面积最多的品种,和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永春佛手一起跻身福建五大茶叶名品行列。在平和,白芽奇兰茶种植10万亩,年产量达8千多吨,产值5.5亿元。由于白芽奇兰茶的产地海拔达800米,茶树病虫害少,没有使用农药。制作时采用中国传统制作工艺,既符合人们的饮茶习惯,又有健康保健作用,符合国际市场对有机茶的要求。因此,近年来,白芽奇兰茶畅销日本及欧盟等国家,受到国外顾客的欢迎。

漳平青仁乌豆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漳平县志》1990年)。漳平青仁乌豆引进种植已百年,被列入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主产地海拔170-300米,主产区属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适宜大豆生长。该品种属秋大豆类型,有限结荚习性,茎直立,株型收敛,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棕色,荚熟时黑褐色,籽粒扁椭圆形,百粒重23-25克。一般立秋前播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种皮黑色,子叶绿色,种脐黑色,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的显著特征。 青仁乌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营养丰富,种皮颜色乌黑,内仁碧绿,花青素含量高达30毫克/千克以上,品质上乘。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售价每公斤30-40元,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具有香味独特、幽兰似桂,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黄亮,并具有较好的保健等功能。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各地,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2000年)。 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并且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漳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漳平水仙茶主产区。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19世纪初乌龙茶的产制亦由福建扩展至粤东及台湾。福建乌龙茶产品花色具备各自的品质特征,细分为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闽南铁观音、闽南色种、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等系列产品。

云霄枇杷

云霄枇杷种植有较长的历史,历来产品多以鲜果及药用干叶为主。近年来,云霄县引进以“解放钟”与日本“森尾早生”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早钟6号”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优质、果大等特点,还能比一般品种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佳节即可上市,此品种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甜质多、酸味少等优点。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云霄蕹菜

蕹菜,俗称空心菜、通心菜、无心菜、空筒菜、竹叶菜、通菜、筒菜、应菜、管菜、藤菜、藤藤菜、蓊菜、通菜蓊、抽筋菜等。云霄是最早种植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引种后原产地之一,历史悠久。    云霄民歌民谣中有一首:“蕹菜开花芋啊范,嫁给老翁勿情愿,嘴秋长长好扮蚊,一瞑无困气死人”。云霄民俗“普渡节(做中元)”中,蕹菜是供品必备的一色。云霄美食中,最有特色的一味“蕹菜炒鳝鱼”,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可治疗“流鼻血”。

长泰砂仁

长泰砂仁系姜科植物豆蔻属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的果实。长泰县为国家级生态县,是福建省砂仁传统产区。主产区海拔200-600m,属南亚热带气候,生长小气候气温23-27℃之间;森林覆盖率高,阴湿多雾,土壤疏松肥沃,非常适宜阳春砂仁开花授粉及生长,属中国阳春砂仁生长北缘区域。长泰砂仁素有“名贵南药”美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1687年刊行的《长泰县志土产药属》、清康熙、乾隆的《长泰县志》均有长泰砂仁的记载。另外,据科研部门测定,长泰砂仁果实含油量3.2%,与著名的阳春砂仁相当,药效与阳春砂仁相似。长泰砂仁还具有果实大、品质好、自然传粉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长泰砂仁蒴果椭圆形,长1.5-2.0cm,宽1.2-2.0cm,成熟时呈紫红色,干果呈褐色,表面被柔刺,种子为多角形,香气浓郁,味苦辛。在砂仁栽培方面,县农业局组织科研攻关,采用调控荫蔽度、施肥培土、人工授粉等新技术,有效提高了砂仁产量和效益,促进了长泰县砂仁产业的发展。 至2014年末,长泰砂仁生产面积达30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鲜果可达2250-3000公斤(最高达4500公斤以上),产值每公顷达数万元。如今,长泰砂仁已成为地方名产,备受我国南方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消费者青睐。

石铭芋

石铭芋,产于长泰岩溪镇石铭村——海拔1119米的良岗山脚下。这里地下矿泉水潺潺涌出,水质甘醇,常年不断,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所产出的槟榔芋表皮呈紫红色,肉质细嫩、松酥可口、芳香气浓、风味独特。石铭芋名声远播,尤被厦门、漳州一带城区居民视为难得的佳品。石铭芋生长环境优越,母芋形状呈圆柱形,长度20厘米左右,直径10厘米左右,表皮棕褐色,平均单个重1公斤左右,每株子芋3-4个。芋肉乳白色带紫红槟榔花纹,易煮熟食肉质细、松、软,浓香可口。此外,石铭芋可食率高,头尾部分去皮后均可食用。石铭芋营养丰富,干物质中淀粉含量达73.5%,蛋白质含量达12.3%,脂肪含量达0.6%,磷含量为376.6mg/100g,与各地生产的芋头对比,具有独特的香味。石铭芋种植历史悠久,因其品质优异,在漳州厦门及周边地区享有盛名。《长泰县志》中关于石铭芋的记载“一名土芝,有大小青黄畲散种,大着为芋魁”。相传,乾隆下江南,途经漳州,索地方美味,长泰县令携名厨一名,猪肘一支,石铭芋一粒,赴府做“猪肘芋头煲”,令乾隆皇帝龙颜大悦,赞口不绝,从此石铭芋被钦定为贡品,年年专人专程输往大内。在长泰传统习俗喜庆佳节以石铭芋为原料烹制芋泥--将芋头蒸熟捣碎,加糖,佐以桔皮、桂花等香料,温火煎熬成羹;以石铭芋为食材的农家菜肴有芋块炖猪肘、干蒸芋块,等等。

永定红柿

永定红柿原为野生植物,果实细小,青黑色,客家话称它为“猴椑子”,也叫“山猴椑”,后经嫁接培育成为人工种植的果树。永定红柿是永定特殊气候条件下.经过数十代柿农历时500余年逐步驯化栽培选育而成,它具有株型结构紧凑、耐脊、耐寒、耐旱、寿命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等特点。株产500kg以上,树龄百年以上的红柿果树随处可见。1994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红柿”。其特征特性是树体高大,树形结构紧凑,枝条粗长,棕黄色;叶片大,广椭圆形,色浓绿,无毛茸,有光泽;花中小,黄白色,雌雄同株;果实中大,单果重120-180g。果形扁圆略方,成熟果黄绿色,带少量红晕,后熟果果皮鲜红,有薄果粉。萼片中大4片,三角形,呈中心捏合状卷曲。生长势、抗逆性强,嫁接苗三年始果,七年盛产。丰产,稳产,经济寿命长;3月萌芽,果实8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熟,需采后脱涩,11月中下旬开始落叶。在永定气候条件下,海拔在300~800m之间柿果品质最优,耐贮运,原因主要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累积;海拔300m 以下地区栽培产量虽高.但果实生长不充实,品质较次,不耐贮。在90年代初的山地开发热潮中,永定红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为我县的特色果品和支柱果业。县政府还扶持果农自建烤房5000余个,鼓励果农加工柿饼,年加工柿饼10万斤的村超过10个,实现产业链的延伸,确保果农增产增收。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

永定早熟芋栽培历史悠久,乾隆《永定县志》记载“芋:大者数斤,小者如卵,呼之早芋”。许多客家美食以早熟芋作原料,如芋子包、芋子粄等,1990年在永定峰市乡泥角村发现变异株,经过多年选育实验,1995年定名“六月红”早熟芋(闽认菜2004002),“六月红”早熟芋是我国最早成熟的芋子品种,是永定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典型特点如下:该品种属多子芋类型。株高10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总叶片数16-17叶,叶为盾形,互生,叶柄和叶缘边呈紫色,叶脉绿色,单株结芋数一般8-12个,单子芋重60克左右,子芋呈卵型,皮薄,白芽,肉乳白色,肉质细嫩、粘滑,品质优,商品性好。“六月红”早熟芋独具风味,肉质细嫩、粘滑,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E含量5.2mg/kg以上,淀粉含量6.5g/100g以上,蛋白质含量1g/100g以上。 永定“六月红”早熟芋是永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种,该产业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永定县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预计到2016年种植规模为4.5万亩,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2500元。

坂里龙柚

坂里龙柚是优质、早熟的柚子品种,果实成熟期一般在9月上中旬,中秋节前上市。坂里龙柚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74,果肩微倾斜,果顶微凹陷,果表为黄绿色,果皮厚1.3厘米左右,囊瓣短梳形,果肉与囊瓣易剥离,果肉汁多、色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香气浓郁,单果重1公斤左右,种子数多,可食率56%,可溶性固形物10.7%,每100毫升果汁含可滴定酸 0.6克,维生素c30毫克左右。风味独特,品质优良。 长泰栽培柚子,历史悠久,自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建县以后,曾有七次修志,查今存三部完整的和两部残缺的《长泰县志》版本中,均有关于“柚子”的记载。坂里乡地处长泰县西北部,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传统栽培管理技术造就坂里柚子独特的品质。据《闽产录异》记载,长泰高田(层)有名“蜜柚”者,仅三株,其实大于“文旦”、“猴相”而顶突起,每实重二斤余,肉白,味甘爽,无渣滓,柚中之极品。防产缺,不敢入贡。花时,有力者出值货其全树;每番镪一员得二枚。漳之贵人有终身不得尝者。以上记载说明坂里种植的柚子在长泰县品质最佳。

漳浦穿心莲

漳浦县是福建省穿心莲主产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自然生态独特,主要利用边角地、闲散地种植以及果园间套种,全县最高年份种植面积2.0万亩,因近年来价格较低,效益较差,面积逐年减少至200公顷~400 公顷,生产干品300~400t[一般全园种植亩产干品250~400kg(鲜枝叶晒干率40%左右),管理较好的丰产园,亩产干品可达600-700kg],年产值300万元左右(4.0元/公斤)。 漳浦县穿心莲主要分布于沿海乡镇场,尤其是深土镇,地处漳浦东部沿海,产区以滨海盐土为主,土壤富含氯离子,适宜穿心莲生长,利于穿心莲内酯合成。当地农民种植一见喜中药材已有30多年历史,拥有了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经营部,常年经营,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清热穿心莲片”的主要原料基地(年需要量达200多吨,)。当地生产的一见喜由于独特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内含穿心莲内脂含量在华南地区含量最高(穿心莲内酯含量达12%以上),漳浦县穿心莲也是广东各中药厂家的主要原料之一。 漳浦穿心莲经多年提纯复壮自选留种,品种优良,株高50-70厘米,叶茎比例达40-50%,分蘖性强,分蘖指数18-25,鲜草叶片肥厚,抗病性强。此外,不同省份检测机构多批次检测,表明漳浦穿心莲所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较高。 2011年9月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和溪巴戟天

和溪巴戟天栽种历史悠久,在20世纪60年代,由野生转人工栽培获得成功,经过和溪人民长期的摸索和各方专家的精心培育,目前培育出了巴戟天优良品种“和溪1号”、“和溪2号”、“南科号”,并掌握了五年一生产周期的一套育苗、种植管理经验,之后和溪镇迅速掀起种植热潮。和溪巴戟天成品呈扁圆柱形,条粗0.8-1.5cm,皮色黄,肉质呈紫白色,味甘甜,其突出特点是质软、肉厚、心细等独特的外观特征,为巴戟天中上品。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对治疗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均有一定效果。 被誉为巴戟天之乡的和溪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所产的巴戟天品种优良,质量上乘,素有盛誉。1992年经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生物教研室论证,和溪生产的巴戟天与各地对比含有效成分最高。2011年,“和溪巴戟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和溪镇许多群众在从事巴戟天的栽培、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全镇巴戟天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450吨,种植户500多户,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漳州巴戟天酒业有限公司、漳州聚善堂中药材基地等多家巴戟天加工企业和栽培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已形成产业规模。全镇拥有一支100多人巴戟天外销队伍。和溪巴戟天畅销省内外,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东山芦笋

福建省东山县自1979年引种芦笋,经几年的试种取得成功,实践证明阳光资源丰富、优质沙壤土居多、劳力富余的福建东山岛十分适宜芦笋生产发展。县政府确定了发展芦笋产业的决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全县芦笋生产迅速发展。至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2万亩,年总产2.5万吨。东山芦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芦笋生产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繁荣了东山农业和农村经济。芦笋成为全县农业种植业的支柱,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东山县致力加快芦笋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改变过去单纯原料输出,强化招商引资,兴办10家芦笋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多吨,年产值一个亿,开发制罐、速冻、制茶、制干等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东山白芦笋在东山独特的环境条件下栽培管理、形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产品,白芦笋嫩茎的加工品(速冻笋、罐头笋、芦笋茶等)均保留其特有的风味,尤其是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均匀,保质期较长,均有别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独特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倍受青睐。2004年东山白芦笋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2010年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2012年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浮宫杨梅

浮宫杨梅已有7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誉为“果中新贵”、“水果玛瑙”,它颗大鲜美,酸甜适口,早熟质优,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畅销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驰名全国,甚至远销海外,每到杨梅果熟季节都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