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特产

黄果树毛峰

黄果树毛峰是在贵州省安顺市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选用安顺地方群体小叶品种和福鼎大白茶等良种的芽叶,经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加工制成的,具有“耐冲泡、滋味鲜、看似青菜水、入口板栗香”品质特征的绿茶。

安顺蜡染

安顺蜡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苗族和布依族蜡染为主,承传了古老的工艺,在图案上因民族的好尚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其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等。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风格。色彩通常采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传统蜡染工艺是将蜂蜡融化后,用蜡刀蘸上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各种图案,再放入染缸,染液顺着附蜡布面的裂纹渗透,留下人工难以刻画的自然花纹,然后经过去蜡漂洗,一幅精美的蜡染作品就完成了。

紫云蓝莓

紫云蓝莓以奥尼尔和莱格西两个品种为主。奥尼尔:果粒圆型或扁圆型,单果重≧0.75g,果皮深蓝色,果粉多,果蒂痕中等,果皮薄;果肉淡黄色略透明,细腻多汁,甜酸适口,果香味浓。莱格西:果粒圆型或扁圆型,果实中等,果皮深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果皮厚,果肉淡黄色,细腻多汁,酸甜适口。

紫云冰脆李

紫云冰脆李果形近圆型,果顶微凹,近缝合线斜凸,缝合线浅,果皮黄绿色,外披果粉,果肉黄绿色,内质酥脆,味甜,无苦涩味,离核。

紫云红芯红薯

紫云红芯红薯呈长纺锤形,单个重50~200g,表皮光滑、呈淡黄色,肉质淡粉色,色泽鲜亮;鲜食质脆味甜,蒸熟后通体晶莹,薯肉淡黄色,细腻绵软,甘甜具板栗香味。

板当苡仁米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板当镇薏仁米种植历史悠久,粒大色白、饱满浑圆,具有糯、甘、稠等特点,并含丰富蛋白质,被誉为“珍珠米”,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极具开发潜力。板当苡仁米呈灰白色或青灰色,颗粒小,粒径3~9mm,外形圆润饱满,密实坚硬,腹沟明显呈黄褐色,煮后软糯清香。

紫云花猪

紫云花猪主产于贵州省紫云县宗地乡,据对古稀老人的调查访问,早在民国初期,宗地乡及周边乡镇的群众就开始有养殖紫云花猪的习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紫云花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六花猪”或“宗地花猪”。因其被毛颜色为黑白花,即额心、四肢、腹部、尾根等处被毛为白色,被毛其余部分为黑色,外地人食之肉香皮糯,逐传名为“宗地花猪”、“紫云花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造就了这么一个体貌别致、肉质独特的优良品种。由于紫云花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安顺山药

山药在西秀区种植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咸丰元年再版撰写的《安顺府志》已将山药作为安顺物产记入府志“安顺有黑白二种—(卷之十七·物产二)”;据1983年整理后的《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238页记载“薯蓣,俗名山药,药用称淮山,长者至尺余,有黑、白二种,白者居多。富营养,宜熟食,生则麻口”;据《安顺府志》第二卷之六疆里十六、十七记载,刘官屯老邦寨已属安顺府辖制区域。 安顺山药的由来,300多年前刘官一带的屯堡人都有逢年过节上山挖山药来炸吃的习惯,野山药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有人把多挖的野山药拿到集市上出售。但野山药根茎小,且数量少,过年赶集时供不应求,这时住在刘官境内老邦寨的黄茂贤就把挖来的野山药试种在自家的地里,第二年挖出来果然比野生山药大,就这样年复一年的驯化、提纯扶壮,形成了当地的地方品种,后继在老邦寨扩大种植面积,驯化后的山药产品销售在当时的安顺州(今旧州镇)、大水桥(今大西桥镇)、平坝县等地,深受人们的喜欢。其薯块呈圆柱形,其地下块茎可长达100cm左右,山药皮薄,外表淡褐色,密生细须,根皮黄白色,肉白色,有粘液,削皮后肉质白色,且久置不会变黄,久煮不散,肉质松软细腻,味稍甜,容易做成山药泥、山药粉等。安顺山药一般每公顷产量在27-33吨,刘官白山药已成了安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