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安家开大炉踩金砖

  • 项目编号:
    3-Ⅹ-3
  • 类别:
    民俗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安家春节民俗活动“开大炉踩金砖”,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癸酉年(公元1771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年历史。

开大炉踩金砖这项民间习俗活动其演示形式多彩,内涵丰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特有的结晶,它融祭祀、迎春、祈福为一体,是江南一带少见的一项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历史渊源

安义安家春节民俗活动“开大炉踩金砖”,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癸酉年(公元1771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年历史。

清朝乾隆癸酉年(公元1771年),安氏先祖茂远公率众在村西口临巷兴建安氏祠堂和下坛福主庙,以祭安氏先祖,立白马侯王菩萨于下坛福主庙,佑安氏家族安定。不久村东上水头临港又兴建了五谷神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白马侯王轮流座案,并护了奴马看管祠堂和两庙。立下族规,奴马必须要练就一身武功和受过严格的家风教养才能上任,家族五支例行供奉一年,每日早晚上香、点灯、斋饭、纸钱、爆竹等切不可少,尊长过问,每年正月十六起至翌年正月十六日晚子时止交接奉供。供奉者每年朝首负责在年末组织召开祠堂会和白马会。两会各拨出六担谷,共计十二担谷归朝首办活动用。

主要内容

(1)、暗放兵:正月初三未时暗放兵接圣,兵在军事上是对战士的一种称呼,而安家指的兵是一支礼仪队,因白马侯王是一员武将,故礼仪队称为兵。该队由奴马2人、旗手20人、社火手60人、行鼓手4人、锣手2人、案轿手4人、鞭炮手2人、响铳(方言)手6人。供奉手4人,喝彩手2人组成。浩浩荡荡游安氏祠堂祭祖,游下坛福主庙接圣,因午时之前天元宫菩萨游附近东岗村吃敬(俗语、供奉一种叫法),为避之而在申时进行,故称暗放兵。

(2)、明放兵:正月初七申时出马脚(奴马),带礼仪队游安氏祠堂拜祖,孝敬先祖,遵循崇尚家风,游下坛福主庙和五谷神庙,迎春接福祈求安康。

(3)、达姓清界:初七下午放兵完毕后,礼仪队逐户进行送彩,带去新春的祝福,名曰达姓。各户须有人在大门外燃放爆竹迎接。二座案轿在奴马的引导下抬圣在堂前环一周出大门,一声呵斥,以除邪恶,祈求阖家安宁,名曰清界。

(4)、接圣:正月十一戊时,白马候王坐仙轿前往下坛福主庙巷口码头迎大圣周文王(西周奠基人)、黄飞虎(西周武成王)到安家村看香火五天五晚,各户要备齐蜡烛、香、斋饭、爆竹等祭品,来接受大圣新春贺彩,祈望新年有个好彩头,锣彭掀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正月十三各户辰时起往五谷神庙上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每晚酉时起,祠堂、两庙和村前及各户须点亮长灯明至正月十五晚丑时送圣为止。

(5)、号船:号船是安家古老的民间歌谣,原生态的曲调古朴、音律激昂,内容丰富,是安氏家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号船不仅展示了当地的乡土风情,也用了家长里短的说唱形式,教育安氏子孙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搞好农耕生产等,文化内涵厚重。号船从正月十一至十五每天戊时开始,村里的青年人必到场,主唱人唱完一节后,其他人必须接声喊号。

(6)、出马脚:正月十四辰时,礼仪队在奴马引导下,逐户进行拜年活动,每户大门前爆竹迎接,堂前中摆好瓜果点心,喝彩拜年,响铳振地,爆竹齐鸣,锣鼓掀天,喜气洋洋,全村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中。

(7)、招财:招财是安家一特有的民俗,正月十五己时,全村壮劳力须头扎红巾,集中列队击鼓上山,手持柴刀,(刀柴音意招财),招财仪式在山上进行,老者喝开山彩,壮劳动力接声喊号,锣鼓爆竹齐鸣,仪式结束后,砍柴正式开始,不管多大树木,扛下山时不能砍断,劳力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8)、封炉:正月十五日上午待树木全部扛下来后,在祠堂大门前空地中间集中放置十七块砖,燃放爆竹后,用树木把砖围起来,堆积成小山,名曰:封炉。

(9)、拜会:正月十五未时,出奴马带兵前往赤石杨家拜会天元宫菩萨,再前往堎背村贺元宵,以示友好邻邦,形成和协社稷。

(10)、红炉:正月十五酉时,在锣鼓和爆竹声中,在村民的喝彩声中,点火仪式正式开始,熊熊烈火腾空而起,人们期待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财源旺盛。(11)、闹元宵:正月十五戊时,开始闹元宵,附近村民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人山人海都围在火堆旁,火光冲天,六十多个社火手手持火把,犹如夜空中的流星,在十五圆月的映照下,流光异彩,非常好看。案轿手的表演,不仅是一种力的展示,它即要有杠上硬力技术,又要有平衡内力技巧,是力与美的结合,旗手来回舞动,星火腾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精彩绝纶的民间艺术表演,令观众拍手叫绝。





申报地区或单位:
南昌市安义县

保护单位:
南昌市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