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 项目编号:
    Ⅱ-101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搬运号子是在人力装卸、挑抬、推拉货物等重体力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它可以起到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的作用。搬运号子大多没有固定唱词,往往一领众和或领和交叠,形成多声部的歌唱形式。
  龙骨坡抬工号子又称“抬帮号子”,是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抬工劳动时所唱的一种歌谣,它起源于巫山县庙宇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龙骨坡抬工号子一般由数名或数十名身强力大的青壮年男子组合演唱,它按音乐速度可分为快腿号子和慢腿号子两大类。路面既平又宽、较好上腿时采用快腿号子,这种号子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曲调欢快高亢,代表曲目有《啄啄号子》、《倒采茶》等;山路崎岖、上陡下滑时采用慢腿号子,这种号子机动灵活,无固定歌词,多采用问答方式通报途中遇到的情况,代表曲目有《哟嗬号子》、《报号子》等。龙骨坡抬工号子由“尖子”负责领唱,“尖子”是抬工队伍中的灵魂人物,只有个人技术好、威望高、辈分年龄较长者才能获得这种地位,以领唱方式指挥队伍、协调步伐、控制行进速度。
  龙骨坡抬工号子原始古朴、节奏规整、领和对称、速度平稳,仅领唱在每句的开头稍有变化,和者采用同样的曲调衬词伴和,一般在终止时才拉长节奏突然停顿,表示一段唱完另起一段或宣布休息。由于是群体合作,所以演唱时气氛热烈,声音洪亮,音韵起翘,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龙骨坡抬工号子以师徒帮主传承为主要承沿途径。
  龙骨坡抬工号子蕴涵了巫山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它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现实的反映,具有民俗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随着现代生产工具特别是大型运输机械的出现,原来繁重的搬抬运输方式日渐减少,抬工号子失去生存环境,陷入濒危境地,亟待保护抢救。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

保护单位:
巫山县文化馆(巫山县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