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服饰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NMⅧ-25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元朝时期,察哈尔部居于蒙古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元上都周围,其服饰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察哈尔蒙古袍的制作材料,有的用锦缎罩面,用羔皮、滩羊皮、狐狸皮做皮袍,用绦子镶边,扣子为铜质或银质;也有用棉布罩面、用绵羊皮做的;还有不罩面的白茬皮袍。节庆时,已婚男子会在蒙古袍外面套马褂,已婚女子在蒙古袍外面套坎肩。妇女平时扎长约1.5米的条状丝巾,缠在头上,左右两边打结,两头下垂;男子戴礼帽。冬季,男人戴皮帽,妇女戴皮里风帽。青年多穿马靴,老人穿蒙古靴。未婚男女穿蒙古袍时,扎长约3米的丝质腰带,一圈圈缠在腰上,两头掖住,不打结。

  察哈尔妇女所戴头饰华丽端庄,以新娘头饰最为典型。主要有塔图尔——额箍;哈达尔嘎——用黑色锦缎缝制的一寸宽、末端带环的鬓角垂饰;阿如套尔——镶有珍珠、玛瑙的后背网以及“穗和”等金、银、珊瑚类饰物。头饰和胸饰在重要的节庆场合才佩戴。

  察哈尔服饰历史源远流长,特点鲜明,是蒙古族服饰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作技艺的精良细致,令人赞叹。

申报地区或单位: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