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相山板凳龙

  • 项目编号:
    3-Ⅲ-5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崇仁相山板凳龙,又称“桥灯”,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的一种传统舞蹈,据祖谱考证,清乾隆时期已盛行。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为打龙灯,灯会由族长主持,各房每年轮流主办。崇仁相山板凳龙与其它桥灯所不同,灯笼呈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

舞板凳龙是当地为庆祝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彰显团结与人丁兴旺。据村里八十多岁的老者江白河和方德顺讲述,他们很小的时候曾听他们的父辈讲过,清朝时村里就举行过盛大的板凳龙灯会,每家都要出灯,整整热闹三天,族谱称之为“兴灯、正灯和圆灯”。

2000年,林头村修复了六座祠堂,激起了村里一些老者欲恢复祖先板凳龙灯会的想法。当时村里方春华家还保留着一盏古老的板凳龙灯,于是,经方亿高族长及本村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操办,请本村两位木匠参照老灯的式样做了3节灯。2001年再做了4节,后来又发展为13节,39节,到如今已有129节。每节约2米,加上龙头和龙尾,整条龙灯有300多米长。每年正月十四晚举行灯会时,备有锣鼓手、旗手,放鞭炮人等,舞龙者近一百七十人,场面十分壮观。

2006年正月,林头村板凳龙先后到崇仁县城、抚州市区参加灯彩大联欢,板凳龙以其新美、宏大、雄壮的气势令市民叹为观止。

历史渊源

崇仁相山板凳龙,又称“桥灯”,是在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据当地人介绍,清乾隆期间,板凳龙灯会就已经很兴盛,全村每家都要出灯,每个人都会出来看,场面热闹,盛况非凡。到民国时期,板凳龙灯会更是成为当地庆祝元宵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龙王老爷座在哪房祠堂,这一年的龙灯会就由哪房房长为主举行灯会,该房的房长也叫灯头。整个灯会过程由族长主持。

表演内容、形式及特点

相山林头板凳龙,每节灯长200厘米,宽21.5厘米。其实是由两根宽4.4厘米,厚6厘米的方形木料合成的凳面,上面有5盏方形灯笼,在凳面的两端各有一个圆孔,另外配有一根撑棍,一节灯后面的孔和另一节灯前面的孔都套在一根撑棍上,就把两节灯连了起来;凳上面的方形灯高31.5厘米,边长21.5厘米,内中打灯时插一个小红蜡烛;方形灯外围是包着一块红布,长30厘米,宽82厘米;龙头是架在一个由两节凳面合成的长方形的灯架上,有16盏方形灯,龙头长82厘米,直径30厘米;龙尾是在一节凳面上保留前面三盏灯,后面两盏灯的位子钉龙尾,长110厘米, 最大周长74厘米。

崇仁相山板凳龙与其它桥灯不同,灯笼呈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举行灯会时,有锣鼓手、旗手、放铳手等人员,一般有一百六七十人参加,场面十分壮观。


申报地区或单位:
抚州市崇仁县

保护单位:
抚州市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