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龙灯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3-Ⅷ-31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是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文娱活动之一。龙灯的制作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龙灯一般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龙皮及珠灯五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的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王孝亮扎制的龙灯上、下腭较长,龙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灵活转动,龙须富有弹性,龙眼圆,龙角饱满,龙头内一般都设两支以上的烛灯插孔,龙身一般都是单数,所扎制的龙分大龙(13节以上)、中龙(7-9节)、和小龙(3节);现多以三节、七节或九节为主,每节设一支烛灯插孔,他制作的三节龙身全长:3m,其中龙头长:60cm、宽:25cm、高:40cm木手把:80cm。造型逼真、色彩亮丽,栩栩如生。

历史渊源

龙在民间传说中,常常左右着降雨以及庄稼的生长状况,因此老百姓要祭龙王庙,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在春节耍龙舞,意在丰收之后的国泰民安中不忘龙王的恩典,这种含带祭祀意义的龙舞逐渐演变成一种带有吉庆色彩的迎春节日活动,成为中华龙文化的一大亮点。龙灯的制作就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手工技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而且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崇义县志》记载,杨眉镇的龙灯纸扎工艺居全县之首。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

制作流程

1)选竹:选三年以上、七月份以后的向阳竹作为原材料,这样的竹子韧性好不易生虫。

2)破篾:把完整的竹子用篾刀劈成细条。

3)扎好雏形后,定型,糊上棉纸、绸布,再贴上各种图案花纹等装饰品,龙袍用红布制成,龙须、龙尾用麻制成,龙尾连接处是活动的,鼻须用铁丝扎好再套上红白布,灯炮作龙眼,木棍上用红纸缠成条纹状作柄。


编织 陈国平摄


龙头成品 陈国平摄


舞龙  李燕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崇义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