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山黄明节

  • 项目编号:
    ZZ-02-Ⅹ-6-01
  • 类别:
    民俗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圌山黄明节,2008年12月23日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圌山,位于镇江新区,海拔仅290米,但却是宁镇丘陵东段的最高峰,山顶的七级报恩塔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生活在周围的大港、大路、姚桥、丁岗和谏壁一带的百姓们都把每年清明节的后一天,称为黄明节。届时,四乡八镇的民众,纷纷赶到圌山脚下,登山踏青,其势蔚为壮观。
何为黄明节?一是“亡命日”说。“黄明”为当地吴语“亡命”的谐音,亡命者,孤魂野鬼也。也就是说清明节的后一天,人们山给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烧些纸钱,以祈保一方平安;二是“望绵”说。说的是爬圌山望绵山,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忠孝节义、抱母殉难的高尚品德。而绵山在山西境内,虽然不可能看到,但人们怀念介子推的心理愿望,却通过爬圌山的黄明节而一直流传至今。圌山黄明节是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它只发生在圌山,因而具有着极强的地域性。从古至今所形成的万人登山活动,并能够代代相传,对扩大圌山黄明节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活跃群众性的登山健身活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