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调唐音歌吟

 一、意义和价值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歌吟,又称“吟咏”或“吟唱”,是古人读诗词歌赋的方法,是从诗歌与音乐奇妙“姻缘”中派生出的一门古老艺术。广泛流传于民间,在各阶层人群中传承。在“歌吟”中,诗词的音乐美、音韵美和内在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近百年来社会变迁和教育模式转变,使歌吟已成“绝学”,在汉文化圈国际文化交流中成为一种尴尬。有识之士呼吁:恢复中国古代诗词的吟诵传统,挽救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二、基本情况

 歌吟历来口耳相授、代代相传, 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南北方音的差异,歌吟在流传中形成多种流派。本项目——“楚调‘唐音’歌吟”,以楚地音乐和方言结合唐人规范的歌吟方式进行吟咏,相传至今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古雅优美的旋律,其节奏的轻重缓急由歌吟者自由控制。较之其他歌吟流派,楚调“唐音”明显具有旋律性强、音乐色彩浓的特点。歌吟腔调,同一诗(词),有如歌、如诉、如泣之别,调式粗分有十八种,细分则有数十种变化,内涵十分丰富,风格独特。

 三、地理区域、历史沿革

 楚调“唐音”流传于江西南昌、九江和湖北蕲春一带(古属楚地)。

 楚调“唐吟”歌吟目前可考最早传人为清末秀才、湖北名士张幻尘(生卒不详)。他是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的学生。

张幻尘传授给湖北蕲春著名学人胡薏园(19891971,早年留学日本,是国学大师黄侃同乡同窗,曾为黄侃写祭文)、黄侃18861935,黄侃早逝。

 胡薏园先生传授给宗远崖先生(1918—,文史名家、曾执教于江西教育学院,现居九江),他是健在的楚调“唐音”歌吟的第一代传人;宗远崖先生传授给宗九奇先生(1943—,江西省文史馆馆员、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现居南昌),宗九奇先生自幼学习歌吟,对“楚调‘唐音’”歌吟方法有着全面扎实的掌握,为当代楚调“唐音”歌吟的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在省内外文化交流中受到各地诗词名家、吟诵传习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近年来,在江西社会各界有一批有志歌吟学习者成为这一项目的新传人。在由江西省社科院、滕王阁管理处等学术文化机构连续举行的历年谷雨时节楚调“唐音”歌吟会上,几代传人联袂歌吟,在省内外影响很大。“楚调‘唐音’”歌吟特色鲜明而且传承有绪,堪称传统歌吟的“活化石”。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已将“楚调‘唐音’”歌吟研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

申报地区或单位:
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保护单位:
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