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四平调

  • 项目编号: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与皖、苏、鲁、豫四省七县市交界,东邻齐鲁,西傍梁宋,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厚重的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积淀。活跃在当地民间的各种艺术表演形式,都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 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介绍:"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的腔调发展而成"。确定了《四平调》剧种发源地是安徽省砀山县的不争事实。 早在明清时期,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在砀山境内流过,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成灾,这里的百姓生活十分清苦。一部分民间艺人迫于生计,便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以红布包头,身着镶边彩衣,腰系绸带,挂一小鼓,男扮女装的旦角在头上饰以彩色绣球,各自用鼓条击打轻重缓急不同的鼓点,随口唱一些婉转动听的地方小调,并表演完整的劝善祈福的故事情节,这就是最初的砀山花鼓。 至清末民初,砀山县周寨镇张小楼村邹家班花鼓剧社的第三代传人邹玉振,和砀山境内的燕家班班主燕玉成、庞士英,王家班班主王世君、许若海等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花鼓戏剧团,到山东菏泽、河南商丘、安徽亳州等地巡回演出。此间,他们受豫剧、曲剧、评剧、拉魂腔等演出形式启发,丢弃了腰间的花鼓,穿上戏剧服装,饰以彩妆头面,又聘请河南夏邑"老三班"豫剧琴师杨学智,为花鼓曲调配上乐队,取花鼓基本曲牌"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四平调。 起初,四平调剧团只是演唱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表现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曲,如《小拜年》《姑嫂情》《喝面叶》等。在近百年的演变过程中,班主邹玉振又聘请了山东金乡的杜庆喜、杜庆良兄弟担任老师。之后,又陆续吸收了李玉田等四平调名角,增排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大戏和连台本戏。如《迴龙传》《对花枪》《小包公》等在皖、苏、鲁、豫四省接壤,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区域表演。与泗州戏、山东吕剧、河南曲剧等地方戏曲一样,形成了一个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 四平调传统剧目《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小姑贤》,连台本戏《迴龙传》等等,还被其他剧种移植。 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平调剧团于1986年宣布解散,主要演员大都分流各地。有的则被调动到兄弟省、市四平调剧团,发挥着骨干作用。目前砀山县四平调演艺人员已是后继无人,频临失传,如不挖掘拯救,今后人们将无法欣赏到这一珍贵的地方戏曲。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宿州市砀山县

保护单位:
宿州市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