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戏(太康道情戏)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各地道情戏都有唱腔曲牌,晋北道情有【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等,临县道情有【七字调】、【十字调】、【终南调】、【罗头纱】、【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飞】等。道情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场除渔鼓、简板外,其他乐器与梆子相同。脚色则分红(须生)、黑(净脚)、生、旦、丑五行,表演重文轻武,以唱工取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应县、临县建立了专业的道情剧团,使道情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道情戏受到很大冲击,民间业余演出越来越少,专业剧团生存艰难,亟待抢救、保护。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
  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棕软、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中、高、低)、钹、铰、镲、鱼鼓(即道情简)、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再加道情音乐调式和配器的传承人分为四个部分。现有健在名老艺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传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现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太康县

保护单位:
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