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通海县洞经音乐
      通海洞经音乐始于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间,最早为“朝山会”,之后是“桂香会”,当时就十分兴盛,曾有“冠冕南州”之誉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又先后出现了五圣会、同文会、圣文学、振文学、兴文学、崇圣学、妙善学等十多个洞经会乐社组织,一些乡镇也有若干类似的组织。1943年后,通海出现了云南第一个女子洞经乐社——妙善学。其时,惟文人学士、书香门第人家才可进入洞经会,由洞经会不定期举办“经生班”、“乐生班”,培训学子。过去在通海,官绅文士及中上等富庶阶层之家,都以能参加洞经会(社)或直接参与谈唱演奏洞经音乐为荣。也有世代相传的洞经音乐世家乐人。
      通海洞经音乐曲调典雅,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飘逸空灵,分为“经曲”(演唱经文诗赞的曲调)和“曲牌”(纯器乐曲)两大类,至今尚保存着完整的曲调47 曲。经文曲先以《大洞仙经》等道家经文演唱,后逐渐改填唐诗宋词,并借曲牌名以冠之,如“一江风”、“蓬莱宫”、“小桃红”、“新荷叶”、“河南怨”、“功课”、“仙家乐”、“老羊调”等。
      2000年,通海县成立了“通海古乐团”,演出极受欢迎。2002年4月和8月,分别赴大理和蒙自参加“中国大理洞经音乐邀请赛”和“云南省蒙自洞经音乐邀请赛”,均获得云南省第一名,同时制作《古乐流韵》光盘发行。


      会泽县洞经音乐
      会泽洞经音乐流传于会泽县城及金钟、者海、娜姑等地。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堂琅古乐,原是从中原传入会泽的道教音乐,是一种唱诵经文的音乐谱。随着会泽铜商文化和庙馆文化的发展,它逐渐演变为兼容儒、释、道音律且具地方韵味的古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会泽洞经音乐具有雅、幽、清的特点,目前保存下来的曲目有经腔开经赞、老卦腔、新卦腔、礼诰、赞腔、大乘赞及曲牌将军令、小鹧鸪、倒拖船、锁道龛等10多首。演奏乐器有小胡、中胡、二胡、竹笛、大阮、月琴、扬琴、琵琶、古筝、唢呐及打击乐器大鼓、云锣、大镲、小锣等。
      2000年12月,会泽县堂琅古乐团成立,重新发掘、整理出一批古乐曲目,使这一艺术种类免于失传。堂琅古乐团演出的曲目(按顺序)主要有:三通鼓、将军令、小鹧鸪、开经赞、倒拖船、锁道龛、新卦腔、拟告、赞腔、老卦腔、大成赞等。这些曲目风味特色不同,或如白云行空,或如落花飘落水面,似龙泉出水缓缓而流,若月白风清竹影摇风,令听者悠闲神往,俗虑俱消。现在,堂琅古乐团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固定活动场所、一定活动经费、设施基本齐备和演奏水平稳定的队伍,现有团员40人,平均年龄约60岁,对洞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滇东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


      昆明市洞经音乐
      昆明洞经流传于昆明城区及周边地区,俗称为谈演洞经,因其主要谈演道教经典《大洞仙经》而得名。相传昆明洞经从大理传入,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官渡《文明会大洞经坛碑记》。它用唱、念、诵、讲、读、说等方式表达经文教义,在此传达过程中又以科仪(仪式)为载体。科仪由各种繁杂的小科目组成,进行中以器乐伴奏。
      昆明洞经会所谈经文有10部,最常见的是洞经、皇经和雷经。洞经的科仪分为礼请、谈经、庆诞、送圣等。每个主项中含若干小项。洞经会每年都要举办若干盛大的谈经活动,常见者有文昌会、上九会、孔子会、关圣会等。至民国年间,昆明已有桂香学、保庶学、崇仁学、崇文学、宏文学、同仁学、文明会等10个洞经学会。
      昆明洞经音乐由经腔、曲牌、打击乐组成。经腔有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骈文等词体,伴奏形式分为大乐、细乐和雅乐三种。曲牌主要用于各种仪式或穿插于仪式中的礼仪项目的伴奏,因乐器不同分为大乐曲牌和细乐曲牌,前者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后者以笛子为主奏乐器。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分别指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曲牌中有唐宋词牌如浪淘沙、汉东山等,有道家音乐如上清宫、天公颂等,有宫廷音乐如南清宫、普天乐等,有江南丝竹如忆江南、叠落泉等,还有欢快活泼的民间小调如忆江陵、瑞雪飞等。目前已收集整理经腔、曲牌、打击乐等曲调132首,文字记录20余万字。
      昆明洞经曾一度消落,20世纪90年代在昆明市区的真庆观内恢复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