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是流传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明德乡、六合乡、悦中乡、合兴乡、金堂乡、双流镇、普岭乡、消水镇、老林镇、木桠镇及周边平昌县、渠县等地区的一种汉族打击乐舞蹈。祖师漆姓而不知名。清末,营山明德人聂信忠学得而传入境内,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翻山铰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铰子(铜制小镲)为道具。铰子曾是巫师跳神驱鬼时用的法器,巫师击打铰子,用优美的动作取悦鬼神,使之不再“危害”百姓。随着历史的发展,“翻山铰子”由祭祀驱鬼演变成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常见于婚嫁节庆等场合。
“翻山铰子”舞蹈性强,动作技巧难度大。打法主要由打、擦、翻、转4种基本方式构成。表演时,或平地、或高台、或单人、或多人。演员紧循甩镲的律动,上身前俯后仰、两肩自然摆动,屈膝弹步,随着两镲相碰的节奏变化而舞蹈。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水漩莲花” “苏秦背剑” “白鹤闪翅” “黄龙缠腰”等40多种舞蹈套路和特技。翻山铰子的伴奏曲牌较多,乐曲优美动听,极具地域特色。
“翻山铰子”节奏明快、气势豪迈,具有巴蜀舞蹈、音乐、戏曲、曲艺、杂技的多种特征,是研究巴蜀文化的“活化石”,是记录社会发展的典籍,是研究民间舞蹈的依据,是承载川东北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载体。

申报地区或单位:
南充市营山县文化体育局

保护单位:
南充市营山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