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山歌

  • 项目编号:
    3-Ⅱ-8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奉新县位于赣西北,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建县,属海昏县,是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185年(汉灵帝中平二年)改名新吴,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改名奉新。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流传着绚丽多姿、风格鲜明的民歌,其中以山歌最具有代表性。这些由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出来的山歌形象而生动的刻画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因而得以长期流传。

专家们认为,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吟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说的山歌。它们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慰等基本特征。

奉新山歌有别于赣南地域的山歌,主要体现为:奉新山歌多以见景生情,即兴起唱为主,歌词有两句段、五句段,甚至更长些,歌词多用比兴手法。这很类似上古时期《诗经》、“楚风”的吟唱方法,回环往复,歌咏深切。同时,由于奉新山歌的即兴性,加上经常变换句子,所以旋律不是很定型,节奏比较自由,滑音和拖腔上多原位颤音,曲调高亢嘹亮,通俗易唱。其次,奉新山歌有特色明显的急板山歌,这些急板山歌往往以每分钟180拍以上的速度唱出来,词句清楚,情绪充沛,极富于表现性和音乐感染力。

历史渊源

明朝文人冯梦龙曾采集编纂《山歌》一书,收吴歌356首,桐城时兴歌24首,这是中国明代民歌专集。冯梦龙在书前的《叙山歌》中,对民歌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它的价值与社会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扼要的阐述,是一篇较早的民歌短论,他在叙中写道:“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山歌与诗经、楚辞是同出一源,而分属诗坛文人感怀与田夫野竖矢口寄兴。这正反映了奉新山歌的回环复咏源头之因。

奉新地处赣鄂相交之区域地,且历史上有一条由奉新经修水往湖北古驿道,所收集的山歌也主要留存于这一条古道边的众多乡镇,特别是山区。因此,可以这样来说,奉新山歌呈现出客家山歌和吴楚地方民歌交融汇合后的特色,明显不同于赣南山歌。是江西山歌中的又一地方特色。


音乐特色与风格

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用比兴手法。类似上古时期《诗经》、“楚风”的吟唱方法,托物起兴,见景生情,即兴起唱,回环往复。歌词内容多吟唱地方风物,劳动生产和男女情爱。字里行间情深意切,真挚感人。二是节奏比较自由。由于奉新山歌的即兴性,所以内容丰富,句式多样,旋律自由,而且滑音和拖腔多在原位颤音,突显曲调高亢嘹亮,通俗易唱。

山歌分类。奉新山歌主要分为盘歌、急板山歌和革命历史山歌三大类。盘歌多以见景生情、即兴起唱为主,歌词有两句段、五句段,甚至更长些,多用比兴手法,吟唱回环往复,歌咏深切,其代表作有《十劝》等。急板山歌节奏明快,以欢快直露、纯朴真挚见长。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粗犷、纯朴、诚挚的情感,因而没有那么多的哀怨忧愤,而形式上又多是自由歌咏。这类山歌往往以每分钟180拍以上的速度唱出来,词句清楚,感情充沛,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代表作有《砍柴》等。奉新县曾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前哨,先后建立过百丈苏区、五梅山苏区等根据地。由山歌改造而成的革命历史歌曲也成为独具特色的奉新山歌。这类山歌曲调优美,深情动人,旋律优美,健康活跃,唱腔流畅,音节跳跃——这些综合特征在中国民歌中都是罕见的,代表作有《十里亭》等。

表演形式。奉新山歌多以见景生情,即兴起唱为主。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或坐唱或对歌的演唱方式来表达情感。


奉新山歌(邹悦勤摄)


妹送情郎当红军(邹悦勤摄)

十里亭(邹悦勤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奉新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