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夏布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3-Ⅷ-44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气排汗,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

1997年经县农业局申报,国家授予分宜县为全国唯一“中国夏布之乡”称号。分宜具有全国最大的夏布染缜加工企业,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精制夏布。宋时袁州知府刘克庄在进贡《表》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

明崇桢年间,科学家宋应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谕时期,对种麻织布进行实地考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中就有“腰机”和“夏布”两章,图文并茂,真实地阐述这种麻织布情况。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当年乾隆下江南时从双林调走的一匹夏布。

夏布、煤炭、石灰石是双林镇三大支柱产业,全镇优质苎麻种植面积666.67公顷,80%以上农户从事夏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民纯收入有49%来自夏布生产。分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苎麻夏布生产。农户种麻,绩成麻纱,再织成夏布。

20世纪以来,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

夏布的深加工,苎麻产业链不断延伸,提高了苎麻的附加值。企业漂染成彩色夏布后,再加工成家纺产品出口创汇,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各国。市场经济效益良好。

历史渊源

分宜传统特产,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精制夏布。宋时袁州知府刘克庄在进贡《表》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

明崇桢年间,科学家宋应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谕时期,对种麻织布进行实地考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中就有“腰机”和“夏布”两章,图文并茂,真实地阐述当时分宜织布情况。现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当年乾隆下江南时从双林调走的一匹夏布。

民国初年,夏布生产由个体手工业发展到兴办工厂。据民国版《分宜县志》记载,县北广出苎麻,以夏布为业,资本厚者数10人为一厂,薄者10人为一厂,号曰“机房”。双林李生彩、李生海、杨灶妹、杨德元、郭晚生等都开办机房,多的有10余张布机,雇工20余人;少的有5~6张布机、雇工10余人。农家妇女90%以绩苎麻纱为主要副业。据省经济委员会对10县调查资料表明,1927年(民国十六年)前,分宜每年产夏布10万匹,十有八九销往上海、烟台等地及朝鲜、日本等国。夏布交易商行商业亦随之兴起,当时全县有夏布行21家。之后,由于战乱,流通渠道阻塞,夏布连年减产。1929年据省建设厅调查,分宜年产夏布6万匹,减产40%。抗日战争胜利后,夏布生产逐渐恢复。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夏布生产处于停产歇业状态。至1949年,夏布行仅剩宝生、同和等5家,从业人员263人,年产夏布仅万匹。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夏布生产。1953年全县产夏布8.32万匹,1954年达到9.15万匹。1955年夏布从业人员518人。是年冬,组成双林、岭南2个夏布生产合作社。1964年,双林、杨桥、高岚、洞村先后新建4个社办夏布厂,夏布生产全部实现集体化。1966~1976年,以粮为主,忽视苎麻、夏布生产。11年中,县供销部门共收购夏布25.2万匹,平均每年收购2.29万匹。1979年,除双林、岭南2个夏布厂外,杨桥、高岚、洞村3个夏布厂又恢复生产,个体夏布生产户也随之开始回升,从事夏布生产人员超过1000人。夏布产量逐年上升,1985年4万匹,1990年10万匹,2000年31.96万匹,2005年超过40万匹。1997年经县农业局申报,国家授予分宜县为全国唯一“中国夏布之乡”称号。

主要内容

夏布制作的主要器具和设施

原料制作工具:刮麻具、刮浆板、纺砖、绕线架、结纱钉杆、料缸、扒头。

夏布制作工具:经纱架、刷、刷机、扣、羊角、拖扒、分鉸棒、搁凳、织机、梭子、打纬刀、挑经刀、引纬杆、经纱导棍、卷布导棍、剔纱刀、撑杆、吊棕杆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余市分宜县

保护单位:
新余市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