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平定武迓鼓)

  • 项目编号:
    Ⅲ-42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迓鼓又名“衙鼓”、“砑鼓”,是山西省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至清代,形成文、武、丑三种迓鼓。由文献记载看,迓鼓沿革脉络清晰,它在勾栏瓦舍中时以杂剧方式演出,转入市井乡间一变而为“元霄迓鼓”、“村里迓鼓”、“河转迓鼓”。
  平定武迓鼓主要流传于山西省平定县,它以象征手法表现战争生活,代表性作品有《朱仝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李自成进京》等。舞蹈中运用扁鼓、音锣、小镲、铙、云锣等六种共21件打击乐器,21位演员人手一件,边演奏成套的古典锣鼓曲牌边进行舞蹈(耍回)表演,按套路排列出多种阵法并不断加以演变。在此过程中,演员身着古代武社火服饰,背插单靠旗,胸挽八宝绳花,女角正额及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图案,头饰及脸谱与戏曲人物略同。表演时,“帅”位中央的演员操鼓击节指挥,舞蹈风格英武洒脱、气魄雄浑。
  平定武迓鼓保存了一整套古典锣鼓曲牌、演阵图案和耍回套路,演员各自背插单靠旗,女角画“梅花脸”,表演特征与宋杂剧之“装孤”极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军中鼓乐、阵法、宋杂剧表演形式和民间祀神风俗的活标本。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平定武迓鼓渐趋衰落。目前,当地武迓鼓老艺人相继谢世,传承乏人,前景堪忧,亟待保护抢救。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平定县

保护单位:
平定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