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宣恩薅草锣鼓)

  • 项目编号:
    Ⅱ-27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此时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等部分。舞时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随左脚,右手随右脚,轻快活泼,柔中带刚。薅草锣鼓曲牌灵活多样,歌师能根据演唱时的时序和天色早晚变换唱词,以活跃气氛,使单调辛劳的农事劳作转为火热欢快的集体活动。
  宣恩薅草锣鼓又叫“山锣鼓”,是与生产劳动相伴而生的一种民间歌鼓,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朝的击鼓祭祀,其后发展成独立音乐类型,元明至清初达于鼎盛,现主要流行于湘、鄂、渝、黔接壤的武陵山地土家族聚居区及相邻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地区。
  宣恩薅草锣鼓一般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歌师在劳动队伍前方鸣锣击鼓演唱,伴奏乐器少则一锣一鼓,多则有马锣、头钹、二钹、唢呐四种。演唱程序包括歌头、扬歌、歌尾三部分,歌头和歌尾为固定的请神送神仪式,扬歌为即兴演唱,演唱形式包括领唱、合唱、穿歌、插白等几种,唱腔则分高腔和平腔两种。唱词有固定唱词和即兴唱词两种,多段词形成分节歌或变化分节歌的结构,多为民歌联缀成套。因乐器配备不同,宣恩薅草锣鼓又可分为文锣鼓、武锣鼓、夹锣鼓三类,锣鼓曲牌多达三十余个,常用的有十几个。
  宣恩薅草锣鼓主要包括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生活风情歌、儿歌等类型,题材丰富,涉及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厚的古代文化遗存,为民俗学、民间文学和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人的传统生活、劳动方式已发生改变,大规模的集体劳作方式不复存在,薅草锣鼓的生存空间也随之不断缩小。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对传统民俗活动日益淡漠。越来越多的土家族青年走出鄂西大山,掌握薅草锣鼓技艺的艺人相继辞世,健在者也已到衰迈之年,古老的民间艺术后继无人,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必须尽快着手进行。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宣恩县

保护单位:
宣恩县群众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