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

  • 项目编号:
    Ⅱ-126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民间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冬布拉、库布孜、斯布孜额等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独奏曲中,有一批特别优美抒情、悠扬婉转的乐曲,哈萨克人习惯将这些乐曲称为“六十二阔恩尔”。“六十二”和“阔恩尔”是中国哈萨克人心目中两个神圣的词汇,“阔恩尔”系古哈萨克语,专门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所以那些最深沉、最优美、最能打动人们心弦的音乐,哈萨克人就称之为“阔恩尔”。而所谓的“六十二”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单纯的数量概念,它有着“众多的”、“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等多重含义。
  六十二阔恩尔中的各种乐曲分别产生于哈萨克族萌生、形成、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如霍孜科尔仆西的《阿尔曼(愿望)》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沙依玛克的《沙尔乌怎(黄河)》形成于公元前1世纪,阔尔库特的库布孜曲《阔恩尔》产生于7世纪、8世纪之交,凯尔布哈的冬布拉曲《阿克萨克库兰》系13世纪的产物,卡孜托干的《沙根尼西(想念)》诞生于15世纪,塔特木别克的《沙勒阔恩尔》、库结肯的《阿克鹄阔恩尔(白天鹅曲)》及卡依热克巴依的《铁尔阔恩尔》、《马依达阔恩尔》等均为19世纪的作品。这些乐曲在哈萨克民间广为流传,为一代又一代的哈萨克人提供了永远的精神食粮和民族认同的纽带。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冬不拉、库尔孜、斯布孜额。冬不拉可用各种演奏技巧奏出多变的音色;库布孜可奏出单纯而富有感情的旋律;斯布孜额则可奏出古朴的持续长音。这些音乐表现出哈萨克族人独有的音乐审美观念。
  六十二阔恩尔承载和记录着哈萨克人民对祖先和民族历史的记忆,其中五声、七声的不同乐曲彰显了哈萨克民族的多源性及哈萨克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突厥语各民族、印欧语各民族碰撞交融的状况,具有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语言的消失,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扶持,保护传承。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保护单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