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采茶戏

简介

九江采茶戏,俗称“茶灯戏”、“茶戏”,雏形始见于明末清初。明末时期,九江、瑞昌一带盛行的灯彩与传入九江境内的赣东铅山茶灯戏相结合,形成了赣北茶灯戏。乾隆年间,茶灯戏又与流行于赣北一带的黄梅采茶腔相结合,进入半班后,逐步形成了一个赣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着手编纂《戏曲志·江西卷时》,将其定名为“九江采茶戏”。《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46页,肯定了“九江采茶戏”的冠名。

九江采茶戏以质朴通俗见长,因其曲调清新,韵味甜美,被誉为“糯米采茶”,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曲种分南河、北河两大流派,我县境内属南河派,音乐属“打锣腔系”。九江采茶戏在我县流传历史悠久,范围较广。纯民间的演出团体遍布全县各乡镇

历史渊源

九江采茶戏是在明末清初逐步形成的。明末时期,九江、瑞昌一带盛行的灯彩与传入九江境内的赣东铅山县茶灯戏相结合,形成了赣北茶灯戏。乾隆年间,茶灯戏又与流行于赣北一带的黄梅采茶腔相结合,进入半班后,逐步形成了一个赣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九江采茶戏作为赣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在九江县境内流行广泛,民间产生许多采茶戏班社。如:李家榨班、戴山班,新塘邓家班等。其中涌泉铁炉李氏家族的李家榨采茶戏班最具代表性。自清代乾隆末年起,按族内风俗,每8年一届迎茶箩灯,而元宵节迎灯必须唱采茶戏,故族中百姓凡一户有兄弟二人以上者,必须摊派一个自幼学戏。尚健在的老艺人李屏沐(1927-)根据自己的经历记述,其能追溯到的族内有名有姓唱采茶戏的师傅为咸丰年间出生的李殿全(卒于民国),自李殿全以下又经历了李殿火——李腾应——李屏沐、李飞焕——李屏东——李汉义五代传承,历史久远。邻地瑞昌的采茶戏艺人扬开仟、杨能美、邓见学、周平钊等都曾先后慕名来李家榨戏班学艺和担任角色,并于1946年,与族内师傅组成一个大戏班,同台在湖北黄梅、广济、蕲州,江西九江、星子、德安、都昌、瑞昌等地巡回演出。九江采茶戏的演出活动达到鼎盛

主要内容

1、代表剧目

九江采茶戏的传统剧目,素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大型剧目有《香珠记》、《白扇记》、《血衣记》、《七针记》、《荞麦记》、《二龙山》、《告京臣》、《锁阳城》、《鹦鹉记》等;小型剧目有《卖鞋》、《卖角箩》、《染围裙》、《苦媳妇》等,以及反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葛麻写退》、《皮瞎子算命》等。

2、声腔特征

九江采茶戏音乐属“打锣腔系”,流派为南河派。声腔可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调四大类声腔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腔、曲牌等五大类。原来演出时,不用弓弦乐器伴奏,而以打击乐,乐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




申报地区或单位:
九江市柴桑区

保护单位:
九江市柴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