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篾编技艺

  • 项目编号:
    3-Ⅷ-6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临川篾编技艺是源自民间竹编技术的民间手工技艺。它集传统的的竹编技术和工艺美术为一体,制作工艺复杂,编织技术要求高,因画面多以吉祥的文字或图案为主,深受群众喜爱;且篾编作品以独特的竹编用具为载体,以独特的手法编织文字图画,是非常珍贵的工艺美术品。

临川篾编技艺作品的画面以吉祥的文字(如;福、禄、寿、禧等)和传说故事(如桃园结义、八仙过海、老子对弈、蟠桃献寿等)为内容,色调以竹篾的黄色为基调,或配以红色以表现吉祥喜庆,或配以黑色以表现古朴凝重,字体方圆有致、粗细合体,人物则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临川篾编技艺历史上并无专门文字记载,又因为竹篾制品保存时间有限,容易腐烂毁坏,所以具体产生年代难以详考。清朝后期,临川人李炳芳请人编织了《老子对奕图》作书房壁画,还编了一床有《麒麟送子图》的竹席;在临川湖桥村张家洲,清米官员黄世直举人家中,还有篾编的中堂画、楹联和横幅。

临川篾编技艺采取在竹编经纬篾上“取雨点”做画法进行创作。(“取雨点”作画,是因画面上有稀散的经篾颜色出现且酷似雨点,故而得名。)传统技法有间隔四、六、八点取雨点,即间隔四、六、八条经篾取雨点形成画面。为了精细地刻画人物,对篾条的粗细要求很高,细的篾片甚至细若发丝,使画面的细微处得到细致的表现,显得精细精美。

历史渊源

临川是著名的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临川人“乐读书而好文辞”,有着丰富的知识和高雅的情调;临川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善于探索,善于创造;同时,临川地处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盛产毛竹、桂竹等,几乎每个乡皆可见竹影婆娑。临川的篾编技艺就是在这样一块得天独厚、充满才情的沃土上诞生的。

临川篾编技艺起源于何时,尚无相关文字和出土文物可考。据现有文字记载,三国时期,便有篾编的船篷、竹席、箩筐等物品;到了唐朝,临川人便大量编制和使用篾编用具。

宋朝时期,临川的民间编织艺术进一步发展,工艺更加精致,品种愈加繁多。据传晏殊、王安石、曾巩等人都用过家乡人编织的竹笥、竹箧装衣物、放书籍,睡过家乡人编织的竹席。

清朝后期,临川人李炳芳请人编织了《老子对弈图》作书房壁画,还编了一张有《麒麟送子图》的竹席;清末官员黄世直家中,还有篾编的中堂画、楹联和横幅。

上世纪三十年代,临川有人将编有“共产党万岁”字样和镰刀斧头图案的斗笠送给在临川南部的红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篾编艺人丁云中带着他的作品参加江西省民间手工艺作品展,获优胜奖,并得到时任省委书记邵式平、省长方志纯的亲切接见和合影留念。六十年代初,篾编老艺人游四仔还编过《桃园结义》《八仙过海》等作品。

技艺流程

(1)选材;选取韧性好、不易断三年以上的“观音竹”为基本材料。

(2)破竹;用锯子将竹子裁成一定长度,再用篾刀将断竹破成若干3—4公分宽的竹条。

(3)分篾;用篾刀在囊和皮中间分开,弃囊不用,再用刀把留用部分分成若干条篾片。

(4)铡篾;将篾片在两块三角形小刀中间拉一遍,使篾片的宽窄度一致。

(5)煮篾;将拉好的篾片放于装适量水的铁桶内,再放于火上煮数沸即可捞起。若要染色,可将颜料放水中化开,与篾片同煮。煮后晒干。

(6)刨篾;晒好的篾再在刨刀上拉一遍,使篾片两面光滑。并可根据需要拉出薄如纸的篾片。

(7)编织;将样图铺开,在样图上进行编织。到主体图案时,按间隔四、六、八条 经篾“取雨点”作画(“取雨点”作画,是因画面上有稀散的经篾颜色出现且酷似雨点,故而得名)。传统技法有间隔四、六、八点取雨点,即间隔四、六、八条经篾取雨点形成画面。为了精细地刻画人物,对篾条的粗细要求很高,细的篾片甚至细若发丝,使画面的细微处得到细致的表现,显得精细精美。


申报地区或单位:
抚州市临川区

保护单位:
抚州市临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