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年丰狮

  • 项目编号:
    3-Ⅵ-5
  • 类别:
    体育竞技与杂技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芦溪年年丰狮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原先用竹蔑扎制,现用玻璃钢翻制,内装操持起舞用小柄,狮眼用蛋壳或乒乓球做成,顾盼传神,栩栩如生,而狮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年丰狮一般是8个人,4个舞狮,1个耍绣球,3个伴奏。雌狮雄狮成对出現,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二人舞一头狮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领,手拿绑有彩帶的狮球。年丰狮属北狮一派,又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舔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其中高台阵势最为惊险。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狮与舞狮球者逐级跳跃而上,在高台上打滚、腾转、站立,而后高空纵跳打滚而下。雌狮则在高台下表演打滚、站立等动作,加上耍狮现场的锣鼓声、观众喝彩声不断,气氛热闹非凡,把兽中之王机灵威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之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年丰狮因为动作难度大,舞狮者都有武术功底,都是12、3岁便开始习武。年丰狮在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如今,年丰狮作为我县优秀的民间艺术,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的娱乐性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欢庆节日、开业庆典的吉祥物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

历史渊源

年丰狮始于清康熙年间,据彭氏族谱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芦溪境内发大水,庐舍漂没,疫痢交作。一时间鬼神传说肆虐,人心惶惶。有彭姓在外跑江湖者,把广东的舞狮引入芦溪,认为狮子能带来吉祥,使鬼神降优、合境安宁、五谷丰收。”久而久之,这舞狮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主要内容

芦溪年丰狮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原先用竹蔑扎制,现用玻璃钢翻制,内装操持起舞用小柄,狮眼用蛋壳或乒乓球做成,顾盼传神,栩栩如生,而狮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年丰狮一般是8个人,4个舞狮,1个耍绣球,3个伴奏。雌狮雄狮成对出現,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二人舞一头狮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领,手拿绑有彩帶的狮球。年丰狮属北狮一派,又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舔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其中高台阵势最为惊险。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狮与舞狮球者逐级跳跃而上,在高台上打滚、腾转、站立,而后高空纵跳打滚而下。雌狮则在高台下表演打滚、站立等动作,加上耍狮现场的锣鼓声、观众喝彩声不断,气氛热闹非凡,把兽中之王机灵威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之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年丰狮属北狮一派,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舔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如:

“狮子登高楼”:七张方桌叠成三层,上再置高凳,舞狮球者先上,引领双狮攀沿而上,双狮在高处戏耍后雄狮卧于凳上,舞狮球者立在雄狮背上,再从高处空翻而下,双狮也是从高处翻滚而下。

“桥底寻宝”:两张方桌排开,中间搭一长梯,梯下系红包、绿叶(代表宝贝),桌上放置高凳,双狮在狮球的引领下上桌、上凳、上肩,在长梯上跳跃、翻滚,再从梯上探身取宝。

“狮子过岭”:耍狮头者蹲在凳上,耍狮尾者蹲在桌上,后者从前者身上翻滚而下,前者再从后者身上翻过去。

“两步剪”:雌狮在地上做着翻滚等动作,雄狮从雌狮身上扑跃而过。

“狮子旋球”雌狮耍狮头者站在耍狮尾者的肩上,整只狮子战立而起,舞狮球者两脚夹在耍狮尾者的腰上,双臂展开,平身旋转。

年丰狮因为动作难度大,舞狮者都有武术功底,都是12、3岁便开始习武。年丰狮在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如今,年丰狮作为我县优秀的民间艺术,以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的娱乐性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欢庆节日、开业庆典的吉祥物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


申报地区或单位:
萍乡市芦溪县

保护单位:
萍乡市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