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俗(西王母信俗)

  • 项目编号:
    Ⅹ-85
  • 类别:
    民俗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西王母信俗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群众中长期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这种在漫长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信俗以西王母文化为载体,以酬神娱人为主要特征,包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工艺、技能等诸多文化内容,显示出鲜明的西北地方特色。
  西王母信俗始于宋代,北宋开宝元年(968)农历三月二十在泾川回山的西王母祖庙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翰林学士陶谷奉宋太祖之命撰成《重修王母宫颂》碑,详尽记载了西王母古部族的历史及泾川地区盛大的西王母祭典状况。由此开始,西王母祭典在当地一直绵延不断,至今已逾越千年,传承1039届,深深植根在广大民众的心中。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西王母祭典,泾川人几乎倾城出动,许多信众凌晨三时许即赶到西王母祖庙抢烧头香。早上七时许,各乡镇群众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祖庙焚香化表,或求神赐子嗣、祛病痛、降吉祥、保平安,或祷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陕西、宁夏、河南等省和庆阳、西峰、宁县、镇原等市县的信众不顾路途遥远,也纷纷携带各种供品赶来参祭。
  西王母信俗反映了广大民众追求和谐团圆的美好生活愿望,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泾川县

保护单位:
泾川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