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古文

  • 项目编号:
    3-Ⅴ-5
  • 类别:
    曲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居住在赣南客家人中流行很广的有着高度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至今保存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为平民百姓拥有的一种民间艺术。

南康古文,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立完成表演,自拉自唱、一人多角,说唱结合是其主要特征。以唱为主,唱腔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古文调(其本腔调)因地域或师承的不同艺人又有各具自身特点、彰显叙事见长和当地语言声调紧密结合、而字多腔少、很少使用拖腔,其基本结构为上下句,但十分灵活。

伴奏乐器是勾筒(亦称瓢弦)这是赣南客家人中一种普及制二胡,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至近40—50年代以来勾筒渐被二胡所替代。

唱古文是受苦受难盲人群体谋生手段,是人们一种追求光明、向往美好人生的民间艺术。它来自平民,也扎根平民,深受百姓的青睐。长此以往,听古文,成了客家人精神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古文艺人也与听众建立了深厚友谊。

在客家农村的禾坪上或田头地尾或在冬闲的时节,只要盲人的古文曲调一拉,便有一群群的老嫩大小,从四方八方涌了过来,团团围住盲艺人聆听他的说唱。随着盲艺人惟妙惟肖的描述,妙趣横生的表演、抑扬顿挫的韵律、通俗易懂的客家方言、朴实深厚的曲调风味,或笑或哭或长叹短吁或得意忘形,让人激动不已,流连忘返。

南康古文有过其辉煌,同时也受过其冷落年代。1964年曾组织全市的盲艺人30多人办培训班,而后又组织8人为盲人文宣队,排练了许多新曲目,如:歌唱雷锋、王杰、焦裕禄、学习人民解放军、白石开红花、库下红旗等曲目巡市演出,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同年有2人还荣幸地参加在景德镇举行的江西省盲艺人会演,取得了好成绩。

历史渊源

古文流行于地外赣南核心地带,开发较早,人口较多的南康、赣县、信丰、瑞金等县。古文的形成年代在老艺人中有些传说。比如早在唐代书生李亚仙为其妻所编唱;又说是某皇叔是个盲人,他苦闷不堪,皇帝为其兄长消遣令将故事编成唱文形式给他听。后来,皇叔自己也学会了,这样慢慢的由皇叔传唱,而流传于宫外,这些传说均无确切了的材料佐证。但是不可否认,古文是我国盲人艺人说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种说唱艺术的历史久远,从陆游的“叙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天作场”诗句已证明盲人说唱在宋代已经盛行了。

南康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东邻赣县,章贡区,南连信丰,大余、西接上犹、崇义,北界遂川,万安。市域总面积1844.9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0万。市内居住着畲、回、藏、苗、佤、壮等二十多个民族,是赣南居住民族种类最多的县市之一,其中汉族占人口98.6%。

南康古为南埜,自西晋太康六年(280年)建县以来,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化教育的繁荣,也促使了戏曲,以曲艺的发展……

随着中原汉人一次次的南迁大潮越过长江、沿赣江而上辗转来到这里繁衍,经长期与士著(包括部分南方少数民族)结合,采借、同化形成了一个既为汉族血,又带有南方少数民族因素的特殊民系。因初到时官府将这些人的户籍列入“客藉”人称“客藉”后渐称为“客家人”。

到了清同治(1862年)全县人口逐渐增加生产物资,日益丰富,百姓安居乐业,文化渐而发达,“百工技艺游食之人,杂处于内”(《同治南康县志》)民歌乡音,不绝于耳,俗曲戏词到处流传,这时许多文人志士,效曲而歌,幕戏而舞……清同治《赣州府志民俗篇》民善弦歌之介绍。

南康地属赣南腹地,是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孕育形成和发展的摇篮,也是客家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康“古文”就是依附着这个民系的特殊人文环境,借鉴从赣中流入的道情的套路,先用竹片或小鼓,借鉴从赣中流入的道情的套路,先用竹片或小鼓,后改用本地特色乐器“勾筒”伴奏;经在曲目和唱腔音乐的不断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这一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艺术和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专门说唱古代传奇故事的客家民间曲艺。

据80多岁的老艺人黄春芳回忆。南康“古文”相传清道光年间即已盛行,演唱者多为盲人,以演唱“古戏文”改编的曲目为主,因而统称为“古文”。我们的师傅哇,我们的唱本大都靠心记古戏文,有些较长的曲目请落魄秀才(我们喊先生)改,比如改吹奏为拉奏,改多人演为单人演,删情节复杂为简单明了,编了不少事简,人少易唱,易奏的戏目。而后又将听众难于看懂的感到不可亲近的古装戏,改为以身边锁事为内容,随口搭调,让艺人传唱经后人的不断修改加工演变。“到了涯们这代,古文唱本曲目有108本之多,其中大本有36本,小本72本(小本又分正小本36个,野小本36个)。每个正本 “古文”都叙述着一个生动完整,曲折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含义至深”。

南康“古文”以说唱古代故事而得名。旧时的“古文”艺人都沿袭传统的唱法,一般以“自从盘古开天地,一朝天子一朝臣”为开场白,后来逐渐发展为“十八塔”为序幕。所谓“十八塔”就是演唱者根据听众对象,结合当时时宜,针对性地来一段小唱,以此安定和吸引听众,然后引出曲目、人物和提示主题。紧接着转入正本。演唱者借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述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环境气氛,评述功过是非。在乐器的伴奏下,唱中常说,为了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在道白时,艺人要乔装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的不同分别叙述,有时还会用乐器模仿活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如敲门、切菜等。从而把故事情节人物的音容笑貌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强烈地感染听众、使他们能够倍感逼真、亲切、产生共鸣。

南康“古文”,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居住在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及文化特征,一直是赣南地区极为流行,妇、孺皆知的。有着最完整,最具原生态的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为平民百姓所拥有的民间艺术品类。

时至今日,了解她厚重的人文内涵及其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对研究我国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和客家人的精神情操;唤起人们对这一濒临消亡的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南康古文民间艺人冯世钟在进行古文曲艺表演。摄影 刘伟


民间艺人冯世钟于邀请另一位民间艺人来伴奏表演古文曲艺。摄影 刘伟


民间古文盲艺人在冬季闲徦期间,为乡亲演唱古文曲牌。摄影 刘伟


民间古文盲艺人在村头晒坪上聚精会神为劳作而归的农民演唱古文。摄影 刘伟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南康区

保护单位:
赣州市南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