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文县池哥昼)

  • 项目编号:
    Ⅲ-7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傩舞是传统社会具有祭祀礼仪性质的原始舞蹈,历史悠久。据传,周代时曾有“大傩”、“乡人傩”的称谓,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正统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以驱瘟逐疫、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呼喊赶逐,引来众多追随围观者,场面十分热闹。傩舞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分布最多。在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不少形式多样、功能复杂的傩仪及傩舞,极具民族特色。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肃省最南端。其境内林海苍莽,碧水萦绕,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疆之灵秀,文县傩舞池哥昼即产生于此。
  池哥昼又称“鬼面子”,因表演时头戴面具,亦称“白马面具舞”。在白马藏族语中,“池哥”为山神之意,“昼”表示舞蹈。白马人是古代仇池国白马氏族后裔,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也不识藏文,却有其独特的语言,民族舞蹈便是他们记录语言的肢体文字,伴随着他们民族的形成而诞生。
  文县池歌昼流传于文县的铁楼藏族乡和石鸡坝、天池等地,它集舞、歌、乐于一体,既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显示出浓厚的娱乐色彩。池哥昼是山寨群体性活动,有固定的表演形式,它以舞蹈贯穿始终,服饰、道具、舞姿等都有别于其他歌舞样式。池哥昼舞队一般由9人组成,其中4人扮成山神,称为“池哥”;两人扮成菩萨,称为“池姆”;两人扮成夫妻,称为“池玛”;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儿童扮成猴娃子。四个“池哥”和两个“池姆”均戴面具,两个“池玛”一般装束,猴娃子脸抹锅黑,颇似舞台丑角。每年春节期间,各村的池歌昼传人“乐佰”都要组织祭祀活动,从东向西逐村逐户地为村民除恶驱邪、祈福迎祥。活动自正月十三日从铁楼乡的麦贡山村开始,逐村挨户欢跳,大村寨两天,小村寨一天,正月十八日在李子坝、迭堡寨村结束。
  文县池哥昼是遗存于白马藏族生活中的一种原始古朴的群体祭祀舞蹈,千百年来一直承载着白马人的喜怒哀乐。目前,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池哥昼的传承链出现断裂,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文县

保护单位:
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