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恩施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湖北省恩施市流传的傩戏由“傩愿戏”和“坛傩”两个部分组成。傩愿戏现存于红土乡的漆树坪村和大河沟村,由湖南经湖北鹤峰县传入,有三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坛傩现存于三岔乡,它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恩施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至今还保留有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恩施傩戏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傩面具制作成就尤为突出,现为湖北独有,近百个面具每个都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密切相关。
  目前恩施傩戏尚保留着一批古老的剧目,如《鲍家庄》(关索戏)等,每年都会在当地及鹤峰县、宣恩县、建始县等地演出四五十场。红土傩愿戏“戏中有祭”,山岔坛傩“祭中有戏”,都包含着典型的古老祭仪。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

保护单位:
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