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采茶戏

简介

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亦名萍乡地方戏。是在江西傩舞、灯彩的基础上,兼收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汉剧、粤剧的营养,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流行于萍乡全境及相邻的万载、宜春、铜鼓、宁岗、浏阳、醴陵等地。

目前,萍乡采茶戏剧种语言为萍乡城区方言,唱腔主要为川调、神调,也有茶灯、歌腔等杂腔小调,各行当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鼻音悲痛欲绝性腔滑音等特殊的演唱技巧使萍乡采茶戏唱腔具有独特的韵味。

萍乡采茶戏被誉为“江西的评弹”,在中国梨园曾获过很高的荣誉。20世纪50年代就有《寨上红》和《安源大罢工》的主要唱段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还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次、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奖、中国剧协曹禺文学奖、田汉戏剧文学奖等戏剧界各种奖项。

历史渊源

萍乡采茶戏的雏形形成于明朝末年,它由萍乡民间灯彩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唱,受赣南采茶戏和湖南花鼓戏的影响,经萍乡民间艺人的创造而逐渐形成。

明朝末年,流行于萍乡民间的茶灯出现了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说唱表演。说唱时,胡琴与笛子相合,锣鼓与唢呐伴奏,节目有“三伢子犁田”、“杨氏送饭”、“武吉卖柴”和“大公钓鱼”。前两节和后两节各合为一个小故事,因其中“三伢子犁田”一节用一头纸扎的牛进行表演,故称它为牛带茶灯。牛带茶灯的出现,使表演人员增多,并有简单的化妆。表演完后,有的主人以酒饭招待,为答谢盛情,艺人们又加演一些即兴表演的小故事,“牛带茶灯”形式的灯彩,艺术上便发生质的飞跃,开始向戏曲表演过渡,成为最初采茶戏的雏形。

明末清初,萍乡地区因连年的水灾兵乱,土著人口损失五分之四,人烟稀少。而沿海闽南粤东又频遭战乱,于是大批难民(萍乡史称“棚民”)经赣南到萍乡垦荒谋生,推动萍乡经济的恢复发展,同时带来了闽粤赣边的赣南采茶戏。

至清康熙、乾隆盛世期间,萍乡经济日趋繁荣,伴随赣南采茶剧目和曲调以及表演形式的传入,已具雏形的萍乡采茶戏受其影响,得到迅速的发展。到清道光年间,已相当盛行。

道光十九年(1839)萍乡下埠人黄启衔著《近事录真》载:“采茶戏亦名‘三角班’,相传来自粤东……所唱皆俚语淫词,近日吾袁州至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搬演,浅识者多为所迷惑。吾萍有某家媳,年未及笄,观半月神魂飘荡,于无人处,低声效其歌,……”可见,这时的采茶戏演出已是盛况空前,颇具规模了。

至清末,安源煤矿开发,株萍铁路通车,汉冶萍公司成立,大批湘鄂农民涌入安源当矿工,于是湖南花鼓戏流入,很快与萍乡采茶戏合流。原本历史不长,表演、唱做尚未发展定型的萍乡采茶戏,兼容并蓄,又从花鼓戏中吸取艺术营养,丰富剧目曲调,辗转于乡间演出。

演出剧目

萍乡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是以偏重唱功的文戏为主,亦有部分做工戏,俗有“做死咯《兰桥》,唱死咯《反情》”之说。在演技上是唱做并重。丑角的矮子步、扇子功,旦角的手巾功及梳妆、挑手、刺绣、舌花等,动作精炼,感情细腻。在传统独角戏《放风筝》中充分运用手法、眼神、舌花,表现风筝放入高空的动感,以及放线、收线、断线、接线等一系列生动的动作,表现少女天真、单纯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形象逼真,独具风格。

声腔与流派

萍乡采茶戏的服装、道具,传统形式单调,旦穿褶裙,头戴皱纱,满脸珠粒。小丑则鼻抹白粉,无特殊脸谱。现代戏则采用生活妆,以规范的萍乡话作为剧种的舞台语言,雅俗共赏,地方特色鲜明,唱词用《中州韵》十三辙,唱腔讲究吐字归韵,字正腔圆有韵味,唱腔曲调为曲牌体,常用的有40余种,分为五类:

茶灯类  《采茶调》、《大送郎》、《小送郎》、《阳雀调》、《十打调》、《打花鼓》、《对花》,源于民间灯彩。

神川类  《老神调》(1—5弦)、《反神调》(5—2弦)、《新神调》(2—6弦)、《川调》、《一字调》、《嫂子调》、《送妹调》、《服药调》、《支姑调》、《四板调》,是从湖南花鼓戏中吸收、融化、演变而来。

民歌小调类   《铜钱歌》、《洗菜心》、《老十杯酒》、《闺女吵嫁》、《白牡丹》、《竹园问路》,多源于萍乡民歌。

词调类  《西宫词》、《摘葡萄》、《四季相思》、《放风筝》等,多为商人及船工、艺人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带入。

歌腔类  《花旦歌腔》、《小生歌腔》、《老生歌腔》、《婆旦歌腔》、《道情歌腔》,源于萍乡东桥地区的皮影戏,末尾落韵,多用甩腔。

萍乡采茶歌舞剧团演出的剧目90%以上反映农村生活,在该方面剧团艺术人员功底扎实,特别是注重演员的唱功训练,在塑造农村男女青年形象上得心应手。在省内、全国影响较大。


牛二宝经商记


黄海怀

萍乡采茶戏《燃烧的玫瑰》剧照(拍摄者:胡国欣) 


萍乡采茶戏《有事找老杨》剧照


榨油坊风情

申报地区或单位:
萍乡市

保护单位: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