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箍俚龙

简介

箍俚龙是流传在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的民间灯彩,始于元代,至今600余年。因其灯体是由1000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

箍俚龙为九节,无彩珠。其表演一般是“双龙并进”,即两条龙同时表演。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表演行进、穿花、绕柱时形似巨蟒,威武雄壮。表演盘王花节时,龙头居中,龙身至龙尾盘结成一个大螺旋体,尤如蛇之歇息,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到此,观众拍手叫绝,气氛达到高潮。

箍俚龙曾更名为“东方巨龙”。是因为1958年首次对其挖掘整理复排时,在传统“天下太平”等摆字花节基础上,尝试摆出“东方巨龙”四字花节。因其符合箍俚龙身躯壮硕、气势非凡之特点,受到普遍认可,遂将其更名为“东方巨龙”。1984年,开展民舞普查、编撰《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时,吉安县文化馆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和该龙灯的结构特点,依然采用其“箍俚龙”之原名。

历史渊源

箍俚龙是一种仅在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胡氏族人中世代相传的民间灯彩传统舞蹈。其始于元朝,至今约六百余年,历史十分悠久。箍俚龙的突出特点是龙身由千余个篾箍连缀而成。而篾箍在当地方言中称“箍俚”,因此得名:“箍俚龙”。

据查栗溪村《胡氏族谱》,栗溪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已传二十九世。村前有一座祖山,称“龙形”,盛产毛竹。山上有一口活泉,叫“珠源”(现已建成珠源水库)。胡氏先祖定居栗溪后人丁兴旺,到元朝中期便繁衍发展成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其后又迅速壮大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栗溪村人自古以来一直认为,“龙形”、“珠源”是难得的风水龙脉,正是靠了这龙脉的庇佑,栗溪胡氏才得以兴旺发达、世代繁衍的。所以村民们把“龙形”山“珠源”水奉为神明,顶礼膜拜。起初人口不多时,仅有祭祀内容。初一、十五或有欲求福贵、子嗣、祛病消灾时各家各户自行上山烧香许愿,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全族人隆重祭祀。人口稍增,达到制灯舞龙能力时,便开始出灯,并成为每年春祭的重要表演内容。为与其他村庄普通龙灯相区别,更为与栗溪“龙形”之气势相匹配,胡氏族人创造了身躯饱满、无比壮硕、威武雄壮、表演风格独特的箍俚龙。

起初,可能只有一条龙出灯,随着栗溪胡氏人口的不断增加,一条龙表演觉得意尤未尽,于是改为两条龙同时出灯表演,名曰“双龙并进”。双龙并进式表演以后,箍俚龙的摆字表演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条龙摆第一个字时,另一条龙已作好了下一个字的准备,使得各个字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凑,从而更具表现力。

数百年来,栗溪村胡氏族人舞龙热情一直很高,每年坚持出灯舞龙,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上世纪“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破四旧”之风的影响,中断了十数年,改革开放以后的1984年重新恢复。

箍俚龙曾一度更名为“东方巨龙”。是因为1958年吉安县首次对其挖掘整理复排时,在传统“天下太平”等摆字花节基础上,尝试摆出“东方巨龙”四字花节。因其符合箍俚龙身躯壮硕、气势非凡之特点,受到普遍认可,遂将其更名为“东方巨龙”,有龙之巨大为东方之最的含意。1984年,开展民舞普查、编撰《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时,吉安县文化馆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和该龙灯本身独特的结构特点,依然采用其“箍俚龙”之原名。

建国后,箍俚龙屡屡登上艺术舞台,在省、市、县等重大汇演竞赛中获得诸多荣誉,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省、市卷和吉安县民舞资料集中。2006年6月于“吉安灯彩”中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4年,参加了全区农民文艺会演;1959年2月,以“东方巨龙”之名参加了原吉安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获优秀奖,3月加入吉安地区代表队,参加江西省农村文艺会演,受到一致好评,并入选参加了优秀节目公演。1959年10月,参加全区建国十周年的庆祝大会庆典演出,在吉安市繁华街头亮相,受到数万市民热烈欢迎。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力度,1984年,吉安地区开展民间舞蹈普查,在原吉安县文化馆的协助下,重新排演了这个节目,并依据该龙灯的特殊制法,恢复了《箍俚龙》的名称。1986年箍俚龙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被编入,《江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并且被推荐到《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1年1月9日,为庆祝文天祥纪念馆开馆,箍俚龙在民间灯彩晚会上再次精彩表演,受到数万观众的交口称赞。2004年,青原区举行的经贸洽谈会又一次为展示箍俚龙的风采提供了平台,箍俚龙的表演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9月,参加了吉安市“金土地杯”农村文艺会演获三等奖。

以上这些活动使箍俚龙不断得到壮大和发展。愿这条“东方巨龙”乘着保护、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东风,永远腾飞起来。

箍俚龙的身躯长且丰满壮硕,善于定格造型和摆字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地方特色鲜明。2006年6月于“吉安灯彩”中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人民从远古起就崇尚龙,“龙凤呈祥”永远是中华民族吉瑞的标志。所以人们经常将龙这种心中的神灵,或描绘或雕刻,令其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于建筑物及工艺品中,自然也就要表现在民间灯彩中。《箍俚龙》就是众多灯彩中的一朵奇葩。

箍俚龙迄今仅传世于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因其龙体是以篾箍紧紧连缀而成的,故得此名。

表演内容

箍俚龙表演内容主要有: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龙摆尾、绕柱、盘王等八个花节。

巡场:双龙上场,沿场地巡游跑动,期间两条龙可各作圆形、双半圆形、“S”形,或两条龙同时作双龙出水、大回环等队形调度。

咬尾:整条龙跑动成圆圈后,龙头高举,左脚向前一步,龙头由上而下,并向左向后做圆弧运动,左脚撤回,身体稍后仰,将龙头后送,与稍向前迎的龙尾一碰,龙头继续向上向前作圆弧运动,回至初始位置。该动作既是模拟龙舔尾,又是转换花节之信号,表演中多次出现。

单穿花:分为左穿花、右穿花两种。做法为:龙头回身,倒把(将龙头向一侧低垂成侧平举),向左(或向右)跑小圆圈,从第一龙身和第二龙身之间穿过,回到原位。龙头穿过后,第一节龙身要随着龙头做一个倒把、转身动作,使龙体顺过来。

双穿花:也可分左、右两种。做法为:整条龙散开成一字队形,龙头做单穿花动作,龙尾为首,龙身依次相随,与龙头并排从第一、三节龙身中穿过,第一、三节龙身当龙头、最后一节龙身过去后,各做一个倒把、转身动作,将龙体理顺。

摆字:利用整条龙的躯体,摆成字形。从前多摆“天下太平”之类的吉祥语句;上世纪五十年代,增加了摆“东方巨龙”等字的摆字表演。进行摆字表演时,每次摆一个字,每个字由一条龙完成,摆成一个字后保留片刻,散开队形接着摆出另一个字,直到一组字依次摆完。

龙摆尾:与“滚龙”动作类似,只是滚动速度轻缓,而各节龙头、龙身、龙尾等,依次做左、右倒把动作,并且快速跑动,造成巨龙左右扭动,飞速前行的样子。

绕柱:一般于有大柱子的室内表演,如祠堂等。由龙头带领,绕柱子呈“8”字形绕行。是盘王花节的变形。

盘王:即“盘龙柱”,为最后一个花节。龙头高举,居中而立。其余绕龙头盘旋,依次下降高度,将整条龙盘结成立体螺旋状尤如蛇之歇息。其时,只见龙身颤动,而不见表演者,每每表演到此,观众拍手叫绝,爆竹便会从四面八方抛来,气氛达到高潮。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青原区

保护单位:
吉安市青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