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小调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三十四:

祁阳小调

  保护单位:祁阳市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永州市文化局

  祁阳小调,也叫调子,其基本唱腔是从山歌、灯调、民歌等基础上逐步衍变发展而成。它是一种有词有曲,词曲结合,结构完整,曲调优美、欢快,曲目丰富,地方风味浓郁,雅俗共赏的民间小调,因其衍生于祁阳,而且历史久远,历代传承人众多,演唱流布很广,到明末清初时,祁阳已建立了演唱祁阳小调的班十多个。因此得名祁阳小调,祁阳小调有传统曲目150多个,新编祁阳小调曲目50多个。

  祁阳小调的曲体结构形式有方整形、长短乐句交替进行、唱与说相结合、小快板式交替的、两个乐句上下反复的、以及联曲体系几种结构形式。其唱腔中的衬词、衬句非常丰富、风趣。祁阳小调的演唱方式有坐唱、对唱,走唱、集体表演唱等。生动活泼。唱腔中的滑音、打舌音更具特色。祁阳小调的伴奏,一般用二胡、月琴、扬琴、琵琶等弦乐器伴奏,同时还伴以小瓷碟、酒盅、调羹等道具作节奏性的敲击,很有情趣。

  过去,祁阳小调在演唱中形成两派之分,一派为湘江东南岸的肖家、白水一带,多以演唱优美抒情性较强的祁阳丝弦小调,这一派的演唱代表人物是杨梅生(1879-1961)。另一派为湘江西北岸的黎家坪、白地市一带,多以演唱曲调欢快、唱词通俗,生活气息浓厚的牌子小调,这一派的演唱代表人物是朱敦祥(1918-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祁阳小调得到了重视,曾几次进京演出,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祁阳小调的特点,新编了许多新的曲目,歌颂新时代,为现实生活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