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秧号

  • 项目编号:
    3-Ⅱ-12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瑞昌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隆庆瑞昌县志》记载,瑞昌素有“兴行弦歌,之声不绝”的风俗。瑞昌“秧号”亦称“田歌”,属瑞昌民歌其中的一类,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音乐特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入选瑞昌秧号29首。

瑞昌秧号源于生活,起于劳动,同农事生产紧密相联。每逢插秧时节,乡邻和亲友相互帮工,请短工插秧。他们为了消除疲劳,鼓舞干劲。加快插秧进度,主家必须请一位会唱秧号的“号头”领唱秧号,催工助兴。他们在扯秧和插秧时,领者打号,一唱众和,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歌声回荡在广阔的田野间,充满了田园情趣,令人心情愉悦,早已忘却了田园劳作的疲劳和困顿。

瑞昌秧号分为“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两大类,按照时序而演唱不同秧号曲调,表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情趣。秧号题材广泛,旋律舒展嘹亮。曲调大多句幅宽松,演唱较为自由,感情奔放洒脱,插歌活泼多彩,特别是插歌中的“穿歌”形式在赣北民歌中极其少见。秧号唱词含天文、地理、神话、古人、家事、物产等,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尤善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浪漫手法,听后别有风味,令人心旷神怡。瑞昌境内各地秧号中的衬字、衬句更是瑞昌民歌的重要特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瑞昌秧号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艺人老化、青黄不接,传承人后继乏人。因此,抢救和保护瑞昌秧号这一地方民歌艺术是当务之急。

2010年6月瑞昌秧号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瑞昌秧号自古为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民间歌曲,之所以能流传、沿续如此漫长的时间,主要是人们发自内心对民歌的喜爱,从而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向下传唱,使其传承、整合、发展至现在。

晋代,文化已渐趋发达,特别是在两宋时期,随着商贸经济相互交往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当地文化交流和民间音乐的发展,民歌秧号在此基础上产生融合、衍变。明《隆庆瑞昌县志》记载瑞昌素有“弦歌之声不绝”。当时,江西茶叶生产很发达,主要茶区分布在赣北、赣东和赣南等地。每逢谷雨季节,百姓上山采茶,耕田种地,一边劳动、一边唱着山歌、秧号,借以鼓舞生产劳动热情,调剂精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这种民歌小调,生动活泼,委婉动听。充满了劳动人民田园劳作的生活气息。

随着社会历史沿革和发展,瑞昌秧号经过数代艺人挖掘、整理和传承,已形成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音乐特征。几百年来,秧号一直流传于瑞昌境内农田耕作区域,如南片有横港、范镇、洪岭,中片有大德山、洪下、高丰,北片有横立山、南阳、夏畈、黄金、码头等。各地秧号号头较多,演唱风格各具特色。据历史记载,嘉庆1806年,秧号在夏畈广为流传。文革前,瑞昌县文化馆收集了瑞昌民歌(含秧号)共有数百首之多,其中秧号60多首,但因文革期间遭破坏,这些民歌资料都没有保存下来。1978年根据文化部和中国音协关于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文件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领导下,由县文化馆何国良同志具体负责,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对瑞昌民歌秧号进行了全面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历时七年(1978年—1984年)共收集原始民歌资料三百多首,其中秧号38首,并已编印成《瑞昌民歌集》。参与采访和记录者约三十余人,普查秧号歌手五十余人。

主要内容

①秧号分类。瑞昌秧号分为“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两大类,按照时序而演唱不同秧号曲调,表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情趣。秧号题材广泛,旋律舒展嘹亮。

②演唱形式。领者打号,一唱众和,此起彼伏,声声入耳。曲调大多句幅宽松,演唱较为自由,感情奔放洒脱,插歌活泼多彩,特别是插歌中的“穿歌”形式在赣北民歌中极其少见。

③歌曲内容。秧号唱词含天文、地理、神话、古人、家事、物产等,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尤善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浪漫手法,听后别有风味,令人心旷神怡。瑞昌境内各地秧号中的衬字、衬句更是瑞昌民歌的重要特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申报地区或单位:
九江市瑞昌市

保护单位:
九江市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