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四十六:石雕

  塔卧石雕

  保护单位:永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永顺县文化局

  石雕与木雕属于姊妹艺术,远古时期的石匠,只会做一些粗活,如建造房屋的石凳、晾方岩、石磨、石雕、石碾和竖立一起造型简单的墓碑、石碾房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石雕艺人与木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石雕艺术得以发展和提高。逐渐出现了人物雕、龙凤雕、兽雕、花鸟虫雕四大门类,工艺上出现了人物雕、浮雕、透雕、塔卧石雕,尤以建功德碑、贞节牌坊、墓碑等。贞节牌坊雕刻艺术极为讲究。龙凤、敖鱼、人物、花鸟草虫图案齐全,浮雕、透雕兼而有之。

  墓碑上的雕刻也很讲究,旧时达官贵人家的墓碑很讲排场。浮雕、透雕全派上用场,龙透雕、凤浮雕、人物花鸟一应具全,贫民百姓家的墓碑只有简单的造型。目前塔卧石雕主要以雕大小石狮子墓碑,历代流传的精细石雕工艺水平逐渐下降。

塔卧石雕・浮雕 卢瑞生摄

  杨柳石雕

  保护单位: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湖南省泸溪县文化旅游局

  杨柳石主要产于泸溪县佛教圣地天桥山下的武溪镇杨柳溪,杨柳石因此而得名。

  杨柳石系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的产物,属紫红钙质泥岩。其色彩天然艳丽晶莹,机理缜密,层位稳定,质地纯净,是较理想的加工石料。杨柳石雕在泸溪已有300多年历史。

  武溪杨柳石雕除了色彩天成外,石料硬度为4度左右,石层细腻温润,容易加工,雕刻艺术家充分利用天然石态,精雕细刻,或浮雕或镂空,发挥创作灵感尽快挥洒。与泸溪另一种名贵石料菊花石相比较,菊花石受花型的局限,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难以洒脱的运刀。而杨柳石没有菊花石花型的限制,石态生动活泼,给雕刻家们充分的想像空间,创作思维活跃,心领神会,精品迭出。雕刻艺术家创作的《九老图》、《蝠鹿寿星松树》插屏、《龙凤砚》、《龙樽》、《马上封侯》和蝙蝠造型的茶具等作品,人物和动植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杨柳石雕在发展过程中,选料断地讲究,技艺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技艺,发展到现在,已渐趋成熟。雕刻家佘军,在继承祖传的基础上,以其独到艺术视角加全新的表现手法,把杨柳石雕技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料石中,根据天然石态,发挥想像力,精雕细刻,尽情挥洒,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杨柳石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杨柳石雕)

菊花石雕

  保护单位: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主管部门: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

  菊花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石雕原料,主要产于湖南浏阳、泸溪等地,因内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状矿物集合体而得名,生成于距今约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其菊花由花蕊和花瓣两部分组成,以花蕊为中心,向三度空间作放射状排列,花形千姿百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出产菊花石的国家。

  湖南菊花石雕历史悠久,据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清乾隆年间就被作为宫廷贡品。初仅以石砚等小型文案用具为主,以后又创刻了花屏、镜屏等观赏品。至清末,产品已发展为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观赏品和实用品两大类。1915年,戴清升作品《梅菊瓶》和《梅兰竹菊横屏》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从此湖南菊花石雕载誉艺坛,扬名遐迩。然而到解放前夕,菊花石雕行业几濒人亡艺绝之境。1961年,湖南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菊花石雕传统工艺,成立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并将戴清升等人调至该所。戴清升在该所为菊花石雕事业培养了一代新艺师,今天他们已成长为湖南菊花石雕行业的高级工艺师和技艺领军人物。

菊花石雕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雕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欣赏价值,被视为中国国宝。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韶山滴水洞等均有收藏,我国政府常将其作为珍贵礼物赠送国际友人。菊花石雕刻技艺有平雕、浮雕、圆雕、线刻、镂空刻、立体刻、综合刻等多种处理手法,依据花形和题材运用适当的雕刻技法进行创作,技艺精湛,造型别致,且因花形绝无雷同,每件菊花石雕工艺品都独一无二,从而更显其珍贵。

    

洞口墨晶石雕

  保护单位: 洞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洞口县文化体育局

  “洞口墨晶石雕”因主产于湖南省洞口县而得其名。

墨晶石又称楚金石、墨玉,学名“钙性粘土板岩”,质地温顺,石面细腻,油性厚重,是一亿年前火山爆发的产物。仅产于雪峰山东麓的洞口、隆回、新化。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75年,楚国人就将墨晶石雕制成“印”、“章”、“符”、“信”,用于宫庭官府,后来民间有将此石雕制成生活器物和把玩物品。因此种石材产于楚国,故史称“楚金石雕”。自古以来,洞口人就将雕刻墨晶石作为维持生计的手艺,世代相传,传承至今。

  洞口墨晶石雕是中国古老的民间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它虽然没有玉石、玛瑙石、水晶石等名贵石材水质般的明净珍贵,但它温顺的质地、细腻的石面、没有燥硬腻涩的感觉,特别是经过上蜡打磨后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墨黑之中厚重的油质感,生动质朴,独具一种艺术感染力。

  洞口墨晶石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楚湘文化的重要遗存,对于研究古楚文化、楚地民俗、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洞口墨晶石雕材质独特,题材丰富,造型生动,雕功精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出口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观赏。

  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传承了2500多年的洞口墨晶石雕已经濒临灭绝。现在在洞口,只有一位74岁的老艺人唐文泰还在苦苦坚持墨晶石雕这块阵地,带徒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