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乐(黄石惠洋十音)

  • 项目编号:
    Ⅱ-44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时一般由掌板者充当指挥。
  黄石惠洋十音源远流长,有“闽中雅乐”、“太古遗音”之称,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莆田市及毗邻的福清、惠安等县莆仙语系地区,进而流布到台港澳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莆仙籍华侨华人聚居地。黄石惠洋十音形成发展于明清时期,清末民初进一步达到鼎盛。
  经过历世沿袭传承,黄石惠洋十音至今仍保留着一批古老的乐器和曲牌,被誉为“南曲活化石”。惠洋十音班一般由10人至12人组成,演奏时使用的乐器较为独特,包括拉弹和吹打两大类,有四胡、尺胡、老胡、单弦、八角琴、单弦小三弦、飘笛等。其代表性曲目《孟道·风入松》、《古台序》、《古太栏》等都是历世相传的名曲。惠洋十音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的柔婉风格,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特征。惠洋十音主要在寺庙开光和婚娶、寿诞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具有多源性、丰富性等重要特征,显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黄石惠洋十音丰富多彩的内容及长久的传承历史在全国其他地方音乐中是不多见的。它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音乐史,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黄石惠洋十音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渐淡化,许多十音能手年事已高,十音发展举步维艰,迫切需要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

保护单位:
莆田市荔城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