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兽灯

  • 项目编号: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十兽灯"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余年,十兽灯用竹蔑扎成糊裱宣纸、彩色纸再描绘各种饕餮纹饰,兽形为麒麟、青狮、黑虎、白象、独角兽、犭团  、(tan)、犭孔    (hou)、旱獭、四不像、龙等十种。另配有彩云八对,玩灯的主要演员20人,其他配角共约五十余人。演员扮《三国》或《封神榜》人物,演"三结义"、"过五关"或"文王访贤"等。舞灯时,先由彩云开场,"十兽"鱼贯而入,走"长水浪"、"满堂红"、"满天星"等阵势,杂以"渔夫捕蚌"、"三丑会"等舞蹈及伴唱,伴唱唱词方言浓厚,别具一格,由锣鼓唢呐伴奏,唢呐曲牌为"朝天子"、"一曲梅"等。 十兽灯仅流传于南陵西乡一带,一直为何湾镇丫山村丫木脚自然村独有。它以古朴雄浑、怪异清新、意境深远、栩栩如生、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它同历史名著,神话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灯会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载体,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十兽灯扎制,以其生动的艺术构思,巧妙的绑扎和精致的编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具匠心的工艺风格,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竹制品制作水平。十兽灯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朴素的民间艺术性和观赏性不同于一般,被誉为原始舞蹈的图腾和活化石。它集脸谱艺术、戏剧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绘画艺术和神话传说于一体,玩的是灯,演的是舞,妆的是戏,讲的是礼,唱的是歌。十兽灯历经180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从扎制、彩绘、表演至今仍口传心授,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基理,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芜湖市南陵县

保护单位:
芜湖市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