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客家山歌

  • 项目编号:
    2-Ⅱ-6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类居住。汉属豫章郡等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清末置铜鼓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自清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批客民人至铜鼓以后,铜鼓便有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境内民歌有民间小调、号子、山歌、灯歌、风俗歌等数种。以“山歌”“小调”为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宜春地区分卷》《铜鼓县志》《铜鼓县文化艺术志》等史料都有关于铜鼓客家山歌的记载。

铜鼓客家山歌和小调是客家人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主要应用于田间劳作、上山砍柴、谈情说爱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音乐上保留着较为纯正的客家语言本色,具有浓厚的“古朴性”。在艺术上、内容上基本保持着较为纯朴、清新的“民间性”。

历史悠久的铜鼓客家山歌和民间小调,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上山有茶农的《打鼓铲山歌》,下河有筏工的《滩歌》,妇女在家纺线有《车车歌》,孩童游戏有《螃蟹歌》,传授知识、倾吐爱慕、打趣取乐有多种格调的《盘歌》……这种类繁多的民歌,都富有典型性,颇具特色,象一朵朵永不凋谢的山花盛开在祖国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

历史渊源

铜鼓客家山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上溯三百余年历史,源于广东、福建、赣南客家人成批地迁入。清乾隆年间的《宁州志》载“康熙三十年后……闽、广诸省之人(客家人)”“扶老携幼、负来而至(铜鼓)”“得土耕种,其力倍勤,故不数年……歌适乐郊矣。”自清康熙年间(1662年—1672年)铜鼓便有了独特的客家山歌和小调。

铜鼓客家山歌和小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传入,同广东、闽西、赣南山歌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又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在与本土文化、周边客家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格。在音乐和艺术上具有浓厚的“古朴性”和“民间性”,成为铜鼓客家人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主要应用于田间劳作、上山砍柴、谈情说爱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客家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

音乐特色与风格

歌曲表现手法。铜鼓客家山歌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比兴,在山歌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天上起云横丝横,又象落雨又象晴,有心想同哥子连,又怕打坏哥名声。”句中衬词可以调节音节,增强句子的跳跃性,句末衬词可以加强歌词的语气;游离于歌词内容之外的较长的衬词则为山歌增添了不少情趣。衬词的运用提高了山歌的表现力,丰富了歌词的音乐性。垛四字句是急板山歌特有的艺术手法。如“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小巧玲珑、织布纺纱、绣花挑朵、粗粗细细、玲玲珑珑。”

结构形式。铜鼓客家山歌有二句板、五句板、急板等多种形式,以急板和二句板盘歌最具特色。急板山歌从五句板发展而来,由五个乐句构成,基本只用二个音:2、6,音调高昂、节奏明快、情绪热烈。二句板盘歌,是二句式四句头结构的山歌,曲调悠扬婉转,旋律优雅,能表现丰富细腻的感情。

歌曲内容。歌词内容可分为诉苦类、爱情害、劳动类、劝善类、故事类、歌颂类等,如上山有茶农的《打鼓铲山歌》,下河有筏工的《滩歌》,妇女在家纺线有《车车歌》,孩童游戏有《螃蟹歌》,传授知识、倾吐爱慕、打趣取乐有多种格调的《盘歌》;按曲调分,主要有两句乐段和五句乐段。两句乐段是一种上下乐句结构均用七言四句形式的山歌,而五句乐段却有多种构成方式,五句乐段的山歌是在四句乐段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尾句构成的,这类又有慢板和急板之分,急板山歌有板有眼的急促节奏,近于口语的质朴音调,一气呵成的演唱特点,更赋于它独特的艺术风彩。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铜鼓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