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闽南童谣)

  • 项目编号:
    Ⅰ-78
  • 类别:
    民间文学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华裔居住地,是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民间文学形式。
  闽南童谣的起源、沿革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从福建地方典籍中看,唐代闽地的民间童谣《月光光》与今天闽南各地流传的同名童谣虽然文字上存在差异,但主题和结构十分相似,因此闽南童谣在唐代已经出现。明朝中叶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过台湾、下南洋,闽南童谣也随之传播到台湾、南洋。
  闽南童谣按其内容可分为时政(如《拍日本》)、育儿(如《摇啊摇》)、游戏(如《拍手歌》)、动物(如《小蜜蜂》)、植物(如《果子歌》)、知识(如《一二三》)、民俗(如《围炉过年》)、趣味(如《阿不倒》)等类。按其形式则可分为摇篮曲(如《唔唔嘤》)、叙述式(如《和顺歌》)、问答歌(如《草蜢公》)、连锁调(如《白鹭鸶》)、谜语(如《一点一画长》)、绕口令(如《铜钉钉铜板》)等类。按表演形式又可分为念谣(即口头朗读或吟诵)、唱谣(将童谣配曲来唱)、戏谣(在做游戏时念童谣)、舞谣(边念童谣边舞蹈)等种类。
  闽南童谣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是帮助儿童学习语言、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方言的流失,闽南童谣正渐渐远离少年儿童,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做好闽南童谣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

保护单位: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