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

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三十三:湘剧

  

湘剧

  保护单位:涟源市湘剧院

  主管部门:涟源市文化局

  湘剧艺术,源远流长。作为湘剧的一个分支“涟源特色湘剧”,自清初开始在湘中涟邵一带流传,家喻户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曾是湘中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涟源湘剧艺人积极参加田汉组织的抗日宣传队,创作演出《梁红玉》、《土桥之战》、《湘北大捷》等抗日剧目,受到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三厅厅长郭沫若的高度评价。为抗战的胜利,做出过应有的贡献。

  涟源位于湘中腹地,历史上隶属长沙府的安化、湘乡两县。据老艺人口述,康熙三年(1665)年就有湘剧班社在湘中地域的祠堂、庙宇等场所及大户人家的喜庆聚会上演出。嘉庆道光年间,原安化常安乡(现涟源桥头河)车田廖家人,廖光台、邱泰山、肖国群等从浏阳回乡组建湘剧“国庆班”,在湘中一带演出,并传艺带徒,使湘剧班社不断增多。晚清到民国,班社增至十多个。当时较著名的有“湘华”、“庆华”、“春台”、“春和”、“楚华”等班社,演出地域也伸展到娄底、安化、湘乡、宁乡、邵阳、新化、益阳等地的城乡。同时出现了大批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如廖光台、邱泰山、刘少林、吴石生等。

  解放后,1950年,由当时的安化县蓝田镇工商联邀集已散班的“春和”、“春台”、“楚华”三个湘剧班社的三十多人组成蓝田人民戏院。1952年涟源建县,蓝田人民戏院便更名为涟源县湘剧团。1987年新剧院建成,又更名为涟源市湘剧院。

  湘剧有着丰富的唱腔,分为高腔、弹腔、昆腔、低牌子四大类。“涟源特色湘剧”以高腔、弹腔为主要声腔,融入梅山山歌的音乐元素,使演唱别具一格,更为娓婉动听,具有浓厚的当地生活气息。

湘剧有近千台传统剧目,其中有大量的优秀传统剧。著名的十大连台十大记,如《拜月记》、《琵琶记》、《荆钗记》、《精忠传》、《杨家将》等。近几十年我院创作了三十多台现代剧,其中大部份获得过省市文化部门奖励。如《桃李争》获省洞庭之秋艺术节二等奖,省电视台录制成电视剧,在全省拨映。《热土忠魂》获省“田汉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双百场”演出奖(其它详见附件)。

  涟源湘剧院成立五十多年来,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共演出六百多个剧目,演出地域遍及长沙、株洲、湘潭、邵阳、衡阳、益阳、娄底的广大城乡,所到之处深受观众欢迎。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冲击,加上经费不足,服装、设备难以更新,待遇低,人才流失,行当不齐,后继乏人。有濒临消亡的危险。目前娄底市已将“涟源特色湘剧”列入市级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涟源市同意实行政策性倾斜。

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

  保护单位: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

  主管部门:湖南省文化厅

湖南长沙人。湘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彭俐侬先生生于1930年4月8日,逝于1985年1月16日,湖南长沙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59年起,逝于1985年1月16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是湘剧著名琴师彭菊生之女。自幼随父学戏,1942年至桂林,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都曾得到她的教导;近年更专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进行抗日宣传,开始艺术生涯。早期曾得湘剧著名小生吴绍芝指点,以后又从老艺人萧全祥学戏。在弹腔《断桥》中为白素贞的唱腔创造的“正南路三眼”,由于勤学苦练,艺事大进。既重视传统的继承,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对于湘剧唱腔,在滨湖一带演出,颇负声誉。1949年9月,如《打猎回书》中的岳氏等,在长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所属洞庭湘剧工作团(1953年改湖南省湘剧团)。曾主演《江汉渔歌》、《九件衣》等新剧,对湘剧艺术的革新起了推动作用。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高腔《琵琶上路》(饰赵五娘),获表演二等奖。她塑造的赵五娘、王瑞兰(《拜月记》)和柳迎春(《打雁回窑》)等形象,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扮演《双拜月》的王瑞兰获表演一等奖。她的表演细腻含蓄,1957年主演的湘剧高腔《拜月记》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当年彭俐侬之于湘剧的全国性名声,就如同严凤英之于黄梅戏一样。

  彭俐侬先生以正旦见长,兼习做工旦。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诸家之长,融会到自己的表演之中。她嗓音清亮,吐字行腔,功底深厚,功底深厚,尤其在高腔演唱上,讲求韵味和传情,她嗓音清亮,声情并茂,自成一派。如饰《琵琶记》中之赵五娘,在长达五、六十句无音乐伴奏的“放流”唱段中,兼习做工旦。情深意切,使人荡气回肠。她的表演细腻含蓄,以扮演《双拜月》的王瑞兰获表演一等奖。刻画人物不落窠臼。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她塑造的赵五娘(《琵琶上路》)、王瑞兰(《拜月记》)和柳迎春(《打雁回窑》)等形象,性格鲜明,与<a href=http://baike7.com/baike/%CF%B7%C7%FA-%C7%FA%D2%D5_%D0%EC%C9%DC%C7%E5.html target=_blank>徐绍清</a>一起演出高腔《琵琶上路》(饰赵五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为同行和观众所赞赏。她演戏极为严肃认真,即使扮演次要角色,如《打猎回书》中的岳氏等,也要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新的创造,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她对于湘剧唱腔,抗日战争胜利后,既重视传统的继承,又勇于革新创造,在弹腔《断桥》中为白素贞的唱腔创造的“正南路三眼”,以后又从老艺人萧全祥学戏。已在湘剧艺术团体中广泛流传。

彭俐侬先生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陈爱珠、颜燕雨、李自然、刘韵英、贾砚霞、贺小汉以及黄虹、庞焕丽等,都是她的学生,曾得到她的悉心教导。1977年来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科任教,为湘剧艺术培育人材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终点,为戏剧教育1942年至桂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幼随父学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