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郢锣鼓

  • 项目编号: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谢颖锣鼓相传清朝道光年间(1837年左右),商人谢文宣、谢文艺在外经商,经过多年的在外闯荡,听到很多地方锣鼓的演奏形式,自己总结各地锣鼓的精髓,创作出了“十八翻”、“小五番”等锣谱。 凤台的花鼓灯“曲牌锣鼓”依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的演奏最为有名。按师承推算,他们演奏锣鼓的历史可追溯到至今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到目前已相传六代。曲牌锣鼓俗称“闲锣鼓”或“番子锣鼓”,是花鼓灯锣鼓演奏形式之一。多在玩灯时为招徕观众而演奏。办喜事、烧香还愿、抱小娃娃时演奏的锣鼓也属此类。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目前全省唯一打分谱的演奏形式,也就是说,锣鼓、钗的谱子各不一样,各种乐器按谱单练,然后合练。演奏全曲定谱,由鼓领奏,从属乐器锣一面,钗两副,狗狗锣不限,决不允许少打一下或多击一槌,严格按照固定曲谱(分谱)乐句演奏,演奏时需全神贯注,整个演奏抑扬顿挫,变化强烈,铿锵有力,与众不同。演奏情绪高涨,节奏整齐统一,锣鼓起落有致,变化有序,从“番子锣鼓”声中能使人听出歌的韵味,产生出美妙的联想。 1930年间谢崇礼第一个用汉字谐音把谢颖锣鼓记录下来,从此以后都以他记录下来的锣鼓谱练习演奏。当时谢颖锣鼓相继成立了四个锣鼓班子,较有影响的艺人有王老头、谢治康、谢守仁,代代相传至今。

申报地区或单位:
淮南市凤台县

保护单位:
淮南市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