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大堂花鼓

  • 项目编号:
    4-Ⅴ-2
  • 类别:
    曲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大堂花鼓是流传在江西省信丰县的古老的一种民间小戏。由于此戏种表演场地都在各村厅堂等重要场所,因此得名为大堂花鼓。

大堂花鼓存于江西省信丰县。信丰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与广东省南雄、江西龙南、大余、南康、赣县,安远等地接壤,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人口七十余万,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降雨较多。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名人辈出。

信丰大堂花鼓在全县分布范围较广,但以信丰县河东片较为普及。其中尤以信丰县大桥镇竹村、新村最具代表性。由于大堂花鼓演出场地主要是村坊厅堂和屋场大厅内,台词文明,劝人积极向上,倡导家庭和睦,可堂堂正正的在各村各户在氏族厅堂表演,因此称为大堂花鼓。

1990版《信丰县志》记载:大堂花鼓“以其游演于村坊或屋场厅堂内而得名,明清盛传于古陂、大桥、新田一带。据传,它产生于唐代,由京都洛阳艺人卯天师傅弟兄三人的一个戏文班子所演的剧目而逐渐盛起来。”明代重修的信丰县志有龚焇在风俗篇里曾这样描述大堂花鼓演出场面:“比屋弦歌曳金紫而万跻膴仕者望其颈背”。信丰大堂花鼓为二旦一生一丑结构,分别是花鼓佬(丑角)、花姑(旦)、相公(小生)和小姐(旦)。主角为花鼓佬与花姑。信丰大堂花鼓的伴奏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鼓、梆子和两把唢呐,没有弦乐之类的伴奏乐器。

信丰大堂花鼓是一种说唱结合、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其演员都是半农半艺。说唱语言主要是当地方言为主夹带赣州官话。表演诙谐、风趣。既有边歌边舞的抒情场景,也有武打场面。

大堂花鼓开场时伴有大锣大鼓开堂音乐开场。演员说唱时以梆子打击节奏伴奏,演唱时则是唢呐吹奏旋律伴奏。有着强烈的民间戏曲风格特点。唱腔淳朴自然,表演动作古老原始、粗犷大方,多系即兴动作。台步一般是生角走硬步,旦角走软步,而丑角的走路、过场、圆场采用砘步。伴奏音乐由寄生草、审婢等十二个固定联体曲牌组成,调式多属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演唱的曲调有徽调、宫调等,主要是小调式。大堂花鼓与赣南采茶戏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无论从艺术特点、表演形式、服装、道具、演出地点、音乐曲调与采茶戏都有区别,它比赣南采茶戏更原始更古老。

历史渊源

大堂花鼓起源于唐代,迄今有1000余年历史。尽管对于它是怎样从河南洛阳传来信丰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史、它在戏剧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等情况,没有史书记载,但这正需要发掘、研究,正是它的历史价值之一。信丰大堂花鼓具体起源已无法考证,但从大堂花鼓传承人所供奉的祖师牌位上看,大堂花鼓应该起源于唐朝十三府年代,而后随着客家人南迁而传播到信丰。但缺乏历史依据来证明。明代重修的信丰县志有龚焇曾经描述过大堂花鼓的演出场景:“比屋弦歌曳金紫而万跻膴仕者望其颈背”,这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历史记载。而根据大桥镇竹村大堂花鼓传承人袁沅朗介绍:大桥竹村袁氏本姓辕,由于战乱和曹姓流落到信丰县大桥镇并定居在南埜,后改名竹村和新村两个村。大堂花鼓因而流传到信丰。但大堂花鼓究竟是如何传播到信丰、如何发展成信丰一种民间戏种的,目前还无法考证,需要挖掘。

  大堂花鼓流传到信丰后,与当地文化融合,逐渐发展成独具风格的地方戏种---信丰大堂花鼓。并对当地的戏剧、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曾是辉煌一时的民间戏种,由于大堂花鼓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而传播到信丰县其他乡镇并得以发展。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信丰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