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端戏

  • 项目编号:
    4-Ⅳ-6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兴国端戏,又称蚊帐戏,是流传在兴国樟木、东村、长冈等潋水东河两岸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在老幼寿诞、婚丧喜事、佛法庙会、春节元宵等民俗活动中,都会有端戏演出。

兴国端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渊源与提线木偶大致相同,坊间流传有:“陈平先师做傀儡,汉旨天下保万民”的说法。在千百年的流传、演变中,逐渐形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支派。相传,某年间,宫庭举行一次文艺会演,各执事杂役均需拿出节目参赛。其中,有一位“伙头军”,仓促间只能一人独自演出,于是手端木偶,集生旦净末丑包括乐队于一身,竟然大获成功。故端戏艺人称自己的祖师为“伙头军”。由于端戏艺人集各表演行当于一身,且“民以食为天”,伙头师傅不做饭,其它人就要饿肚子,所以,历来都把端戏称为“戏王”,端戏师傅一登台,其它门类的艺人都要停锣歇鼓,让其先行演出。端戏在兴国,己有很长的历史,据长冈乡石燕村年逾八旬的邓承蕊师傅家传已有四、五代的情况来看,端戏在兴国至少已有百余年。

兴国端戏除具有木偶戏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端戏设备简单,人员精干,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完成。端戏剧目丰富,文学性强,题材有人情戏、公案戏,宫廷戏、武侠戏,也有长书大传本的历史戏,此外还有艺人自编、口口相传的讲书本。其音乐大都唱西皮快慢板、二黄等祈阳腔,风格雅致、古朴、纯真,自成流派;它集民间文学、木偶表演、戏剧曲艺、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且艺人身兼数职,表演形式极富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民俗文化价值。

历史渊源

端戏的历史渊源十分久远,业内一般认为“起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明清”。《乐府杂录·傀儡子》中载有一段有关其起源的有趣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大军四面围住,冒顿之妻瘀氏带领强兵驻扎在平城一面,等待时机攻城。孤城危在旦夕,刘邦心急如焚。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顿是个好色之徒,瘀氏妒忌心重。陈平令工匠制作了很多木偶美女,再令士兵每天举着绰约多姿的美女木偶在城中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瘀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担心攻下平城之后,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平城之围遂解。刘邦登基后,感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演出,还作为迎宾聚会和敬神驱邪仪式,由宫庭流传于民间。

此外,民间还有一种有趣的传说:某年间,宫庭举行一次文艺会演,各执事杂役均需拿出节目参赛。其中,有一位“伙头军”(即厨师),仓促间只能一人独自演出,于是手端木偶,集生旦净末丑包括乐队于一身,竟然大获成功。故端戏艺人称自己的祖师为“伙头军”。由于端戏艺人集各表演行当于一身,且“民以食为天”,伙头师傅不做饭,其它人就要饿肚子,所以,民间历来都把端戏尊崇为“戏王”,端戏师傅一登台,其它门类的艺人都要停锣歇鼓,让其先行演出。

相关活动和相关作品

1、戏箱以及相关道具:扮演上至帝王将相及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等人物所需的衣服、帽子、生活用具用品、十八般武器等器物一应俱全。

2、木偶:共有24个木偶(或18个)。可换髯须、偶头、及衣服和饰物,可扮演上至帝王将相、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等各色人物。

3、乐器。音乐主要有唢呐、鼓、大小锣、钹等。

4、剧本:主要以口耳相传,鲜有刊刻剧本,留有手抄本。《加寿图》《满堂福》《全家禄》《合同计》《万历天子》《二度门》《征东》《征西》《西游记》《罗通扫北》《天游三官》《珍珠塔》《卖花记》《仁义记》《摇钱树》《扫狮进城》《花子弄蛇》《万利计》《双麒麟》等。

5、乐谱:《刮地风》《水唱子》《新水令》《一枝花》等。

6、祝赞词:《祝寿词》《成亲赞》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兴国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