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汾阳地秧歌)

  • 项目编号:
    Ⅲ-2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秧歌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民歌、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等民间艺术的形式技巧,逐渐由一般的演唱发展成为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秧歌动作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奔放热烈,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清代以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广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民间舞蹈样式。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的一种民间艺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地秧歌以演唱为主,武场地秧歌以舞蹈为主。它起源于唐朝宫廷艺术,后随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传往其属地汾阳栗家庄,逐渐发展而来。
  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系由武术动作和式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套路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花棒手有“叫棒”、“弓马势”、“虎势”、“恶虎扑羊”等基本势法,小锣手有“天女散花”、“踏步提锣”和“挑辫链”等,腰鼓手有“凤凰单展翅”、“朝天一炷香”等。器乐表演动作妖娆多姿、妙趣横生、舒展大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汾阳地秧歌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和汾阳地区娱神崇祀习俗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时下,汾阳地秧歌传人匮乏,技艺日渐简单化,演出队伍萎缩,人员老化现象严重,亟待抢救。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

保护单位:
汾阳市人民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