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临县伞头秧歌)

  • 项目编号:
    Ⅲ-2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秧歌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民歌、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等民间艺术的形式技巧,逐渐由一般的演唱发展成为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秧歌动作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奔放热烈,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清代以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广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民间舞蹈样式。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大型民间歌舞,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迎神赛会和民间傩舞,主要在晋西吕梁山区的临县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离石的西山、柳林的北山、方山的西北部及与临县隔河相望的陕北佳县、吴堡一带流传。
  临县伞头秧歌一般在街头和广场表演,秧歌队人数不定,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两三百人。演出时前有门旗、彩旗和鼓乐队开道,中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后队由龙舞、狮子舞收尾。所有参演者在伞头带领下踩着锣鼓唢呐的节奏尽情舞蹈,远望犹如一条欢腾的彩色巨龙。
  伞头秧歌有三十多种舞蹈场图、十多首舞蹈曲牌和四十多种演唱曲调,舞蹈以架鼓子最具特色,一支秧歌队里可以有数架鼓子。架鼓子由担任打鼓的男角、担任拉花的女角和担任扇风的丑角组成,男角打鼓,动作粗犷有力;女角耍扇,表演细腻动人;男女互相挑逗,嬉闹传情,丑角再从中插科打诨,一次次将表演推向欢快的高潮。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伞头秧歌吸收各种民间艺术养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社火秧歌中独树一帜,成为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临县伞头秧歌角色减少,曲牌流失,结构与内容变异,传人缺乏,面临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临县

保护单位:
临县伞头秧歌艺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