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集朝牌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SQ-01-Ⅷ-0033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颜集朝牌制作技艺,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颜集朝牌已有1000年历史。相传,北宋初年,一位当朝命官因触怒龙颜,贬职回乡,带着家眷在迁徒途中,饥饿难耐。荒郊辟野,一时找不到炊具做饭,只有几个坛坛罐罐,这位落魄官员苦思冥想,心生一计,就用土块垒起泥瓦罐,开始烧水做饭,水烧开了,就搅点面糊倒进罐里,做成面汤,可光喝稀汤不行呀,又找来一瓦罐,用同样的方法支起来用火烧,待瓦罐烧得滚烫时,事先准备好的面团沿着瓦罐内侧往上贴,仅几秒钟,面团变得又硬又脆,取出来一咬,香脆可口,就着面糊汤,一家人吃得舒舒服服。一路上,就是靠这种方法做饭充饥。这位官员发现,用火从瓦罐的外往里烧,既费柴火,而且沿瓦罐内侧的那一面容易灼焦,而且有时面团做得太厚了,也不容易烤熟。这位官员就叫家人把面团摊成面皮,在瓦罐内用木炭生火,待罐壁烧热时,贴上一圈面皮,功夫不大,香脆金黄的面皮已经烤熟,拿到手里看起象个牌子,便称之为“面牌”。后来这位官员在颜家集落了户,“面牌”的制作工艺已就在当地相继传开,几经改进,便成了当地的主食。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宿迁,当地官员供为小吃,乾隆夸赞不已,脱口而出:“农家小吃,风味独特”。见其形状很像大臣们上朝奏章时用的“笏”,便赐名为“朝牌”。后来多次进贡京城,让皇帝、嫔妃享用。
颜集朝牌在发展进程中,汲取了众多传统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由农家小吃走向宫庭大院,现在成了当地人们的家常便饭,具有普及推广的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保护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