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根雕

  • 项目编号:
    3-Ⅶ-5
  • 类别:
    传统美术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宜丰根艺制品常用的材料有乔木根、灌木根、竹蔸、藤根及树木畸形的枝、杈,还有质地坚硬、细腻、纹理畸美的樟树、楮树、荷树、油茶、刺柏等树的树瘤等。这些材料,或根或瘤,或枝或杈,通过艺人们赋枯木以生命,化朽木为神奇的高超技艺,经选材、清洗、构思、造型、剥皮、浸泡、烘干(或晾干)、加工、打磨、罩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根艺作品,具有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品味高雅的特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孤品。

历史渊源

《宜丰县文化艺术志》载:“宜丰古代就有根艺作品。县博物馆收藏的树根造型有虎、鹿、猴、寿星等。这些馆藏根艺作品,据考古专家鉴定,最早为清朝末期,距今有百余年历史。”据花桥一位80多岁的雷姓老人讲述,清宣统年间(1908年),天宝乡一位老木匠在承建雷家房屋时,挖出一株长满树瘤的茶树蔸,形似百福图中老寿星手里的仙杖,顿时灵感激发,遂将其雕刻成一根仙鹤驾云拐杖。老木匠的这一创举,激发了诸多民间艺人的灵感,纷纷开始根艺创作,很快形成一股风尚。从此,宜丰根艺开始了百年流传,至今不衰。

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宜丰根艺开始走上新的高潮,根艺创作如雨后春笋,遍及宜丰城乡。展出参赛,频频获奖。乘着这一东风,我县于1987年成立了“宜丰根艺学会”,为全县根艺创作、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我县根艺事业的蓬勃发展。1987年举办的“宜丰根雕艺术展”,吸引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和根艺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是年11月,宜丰近百件根艺作品代表江西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根雕艺术展览”,获一等奖一件,二等奖两件。有4件被江西省美术馆收藏。1988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文化生活》栏目中播放了《宜丰根雕艺术》专题片。此后,宜丰根艺更是蒸蒸日上,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制作、收藏和经营根艺作品的企业迎运而生。

传统题材寓意及用途

宜丰根艺作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观赏性艺术品。如:人物造型、人物故事、各种动物、自然风光、佛教人物、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奇山异水及各种人物头像的壁挂等。二是实用性艺术品。如:根艺桌椅、花架、工夫茶台、大小摆件等。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

保护单位:
宜春市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