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彝族酒歌)

  • 项目编号:
    Ⅱ-113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这些民歌曲调丰富,有独唱、对唱、重唱、一唱众和等多样的演唱形式,有时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艺术表现别具特色。
彝族酒歌是武定彝族一种古老的民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境内。
  武定彝族酒歌有“挪衣”、“道嘎”、“起除挪衣八”、“命熬”、“起除”、“早除”、“南嘎”、“所稳切答除”之分,其中“挪衣”意为听古代流传的歌,其内容比较古老,多以历史、传说为题材;“道嘎”意指用清楚易懂的语言唱小调,其内容多为格言、警句;“起除挪衣八”意为将“嫁调”与“挪衣”合在一起,即将宫调式和商调式二者有机统一;“命熬”中的“命”为诗,“熬”为见,“命熬”意即唱起歌词如同眼见一样,其内容多为叙事诗;“起除”即“嫁调”,其曲调有一百四十余首,歌词不固定;“早除”是歌颂的调子,多表现祝贺、赞美、恭维等内容;“南嘎”属对唱形式,有时也有齐唱;“所稳切答除”系贵宾敬酒调,它曲调很多,有特定的歌词,以《祝酒歌》、《迎客调》等为代表。彝族酒歌演唱时一般不用任何器具伴奏,祭祀酒歌专以树叶、羊皮鼓、法铃伴奏,而在庄重的迎宾场合则会采用月琴、大三弦、大号、地筒等乐器伴奏,风格粗犷、热情、奔放。
  彝族酒歌是彝族各支系密切交流的重要手段,它承载着彝族社会生活、历史传说、风俗民情、伦理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充分体现出彝族人民的民族智慧和艺术才能,为古代彝族音乐、礼俗、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献。目前,由于彝族的生活习俗不断向汉族靠近,酒歌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应立即着手加以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武定县

保护单位:
武定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