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月琴音乐

 
月琴作为传统乐器流传范围十分广泛,“彝族月琴音乐”所指的分布区域,则主要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全境。另外,凉山周边属凉山彝族亲缘的马边、峨边、汉源、石棉、盐边、米易、九龙等县的彝族地区也有流传。
普格县为凉山彝族聚居区腹地,月琴流传全县城乡,尤以螺髻山镇、小兴场、西洛、大坪乡、文坪乡等乡村较为普通。
月琴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乐器,在四川凉山彝族中流传,历史也很远。
宋陈旸《乐书》载:“月琴形圆颈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豪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阮类乐器可上溯至秦瑟。汉唐时的“琵琶类乐器的实物,传于现代乐坛的,有阮咸(又变形成月琴)。”(常任侠《龙首琵琶与凤首箜篌》)月琴在彝族中流传最早见于《新唐书·南蛮传》载,唐贞观年间(公元785—804),南诏乐器“有龙首琵琶(即月琴),如龟兹制……”。绘于17世纪的云南巍山文昌宫桥墩的壁画,“彝族踏歌”图中有月琴。表明月琴早在唐代就已在彝族中流传。

申报地区或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文化艺术馆

保护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