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傩舞

  • 项目编号:
    3-Ⅲ-8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永丰傩舞流传于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其独特而古老的跳跃式弓步、双脚跳、三步跳等傩舞动作,把“钟馗驱魔”“麻婆送子”等神话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

《邱氏族谱》记载,明嘉庆二年(1524年)邱坊人邱文学任山东御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惩办过不少贪官污吏和劣绅恶霸,人们美其名为赛包公。但年过40却未生育,且夜夜恶梦缠身,苦恼不已。延医问药、遍寻良方无果。后在江湖术士指点下,参拜钟馗庙,祈求保佑。此后,因梦结缘,喜得钟馗驱除厉鬼,夫人马娘娘梦送贵子。为感大恩,邱御使根据梦中钟馗与马娘娘脸型做成了面具,带回老家邱坊村供奉,四季顶礼膜拜,渐成祭祀仪式。后经加工改进,演变成了集宗教祭祀与武术表演于一体的傩舞,并取名为“麻婆送子”,也称“接钟馗”。

永丰傩舞的演员一般有6人,扮演麻婆娘1人,钟馗1人,天将4人。傩面具用香樟木人工雕刻而成,根据人物性格用油漆绘制出不同的形象。钟馗戴黑色面具,着黑色镶花边绸缎衣,庄严威凛;麻婆娘戴粉红色面具,着桔黄色绸缎花裙,温柔善良;四大天将戴大红色面具,着红色绸缎官服,凶神恶煞。伴奏器乐有大锣、鼓、钗、小锣、唢呐。

历史渊源

永丰傩舞起源于距永丰县城50多公里的陶唐乡邱坊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

邱坊村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有崇文尚武之优良传统。据该村邱氏族谱记载,明嘉庆二年(公元1524年)邱坊村人邱文学出任山东御使,其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惩办过不少贪官污吏和豪绅恶霸,人们美其名为赛包公。赛包公虽然被万民拥戴,但年过四十却还没生育。更有甚者,那些被御使大人惩治的贪官污吏化为厉鬼,夜夜惊扰,以至御使夫妇恶梦连连,无法入眠,身心疲惫,苦恼万分。后在江湖术士高人指点下,夫妇二人至钟馗庙烧香许愿,虔诚祭拜,竟得钟馗率四天将夜往邱府驱鬼斩魔,钟馗夫人马娘娘还托梦送子,御使夫妇终于如愿以偿喜得贵子……为了感谢钟馗驱鬼、娘娘送子之恩,第二年,邱御使便根据钟馗与马娘娘脸型做成了面具,带回老家邱坊村供奉,四季膜拜,并渐渐演化成了一种神圣、庄严、规范的祭祀仪式。

据说,当年邱夫人将马娘娘的“马”字误听为“麻”字,所以至今邱坊村人还是称钟馗夫人为麻娘娘。

到了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邱坊村官封礼部侍郎的进士邱士毅,对邱坊村祭祀钟馗的有关仪式进一步加工改进,编创出了别树一帜、集宗教祭祀与武术表演于一体的傩舞,并取其名为《麻婆送子》。而当地百姓也称其为《接钟馗》或《麻婆舞》。

表演内容

陶唐乡邱坊村的永丰傩舞主要演出的节目有《麻婆送子》《钟馗驱魔》。一般在大年的初二、初三两天举行活动。初二只穿服饰戴面具在全村每户人家巡上一遍,叫“接钟馗”。初三举行祭祀和表演。这一天,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要沐浴更衣,在鞭炮声与锣鼓声中进入祠堂,到灵台前向祖先和面具焚香膜拜,然后戴上面具、穿上服饰,在锣鼓唢呐声中列队走出祠堂。首先在祠堂前的操场上表演《驱鬼斩魔》舞蹈。四天将手持棍棒,以一种古老的武术动作(拳术)配合弓步、马步等舞蹈动作,相互厮打,装神弄鬼;钟馗则手持钢刀,呲牙咧嘴,甩袖、抖须、走圆场,以三步跳、双脚跳等动作驱鬼斩魔,用肢体语言阐述着舞蹈的内容。表演结束后,麻婆娘手捧“太子”在四天将的护送下,前往村中上年娶了新娘的人家,表演《麻婆送子》舞,向户主献上“太子”,寓意为“麻婆送子”。


演出用的傩面具  曾进摄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永丰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永丰县